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 
彭维学:两岸政治关系应该如何推进?

http://www.CRNTT.com   2013-10-08 00:38:41  


 
  第二,平等对话协商,反对强人所难。不论是当前两岸两会协商,还是未来两岸官方政治对话、谈判,都要本着平等尊重、坦诚沟通、互体互谅的原则,不搞单边主义,不强人所难,不强加于人。

  第三,合情合理安排,反对罔顾现实和情理。一是排除分裂。两岸政治对话协商不是国与国的协商,协商结果虽不是“统一安排”,但不能造成事实上的“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独”或永远维持现状的恶果。二是舍得有度。古语云:“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⑱从共同促进中华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大陆要有舍、让的责任、诚意与魄力,最大限度地尊重并满足台湾同胞的重大关切、利益需求、体面尊严,台湾也应将心换心,展现智慧,适时适情适度回应大陆民意。三是符合实际。两岸综合实力极不相称。两岸对话协商不能以大欺小,以势欺人,拒不让步;也不能罔顾现实,漫天要价,毫不妥协。四是排除外力。两岸政治对话协商,两岸高层正式会晤,不应到第三地进行,更不应让第三方介入、仲裁、调停,不应挟外力谋取谈判筹码。

  (六)从两岸法律中探寻一中框架的包容性,分阶段明确两岸政治定位,分阶段谋求两岸政治突破

  大陆学者李逸舟认为,“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不仅是指两岸在主权上、地理上、血缘上、文化上同属一个中国,同时也包含现阶段分别存在于两岸的政治现实以及台湾在国际社会一定范围内代表中国的现实”。⑲由于传统“法统之争”、西方的国家理论学说、分裂国家整合理论都解决不了在当前政治现实下两岸政治定位的难题,而两岸民众国家认同分歧使得两岸政治定位不可能一步到位,因而逐渐增加一中框架共同点和连结点、同时务实增加一个中国框架的包容性,就成为妥善处理两岸政治定位的务实选择之一。未来大陆可根据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近程、中程、远端三阶段,与“两个一百年”目标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相衔接,不断解放思想,推进理论创新,分阶段深化一中框架内涵,分阶段将两岸政治定位清晰化,分阶段解决两岸在主权、治权与代表权上的分歧,先将各阶段能达成的共识进行制度化安排,逐步推进两岸政治关系的正常化、机制化、紧密化,即:分阶段推进“一中框架清晰化、两岸定位明确化、两岸对话协商官方化高层化、台湾扩大国际参与制度化”。

  近程阶段:以“一国内部两个治理当局”表述两岸政治定位。两岸是“中国内战状态尚未完全结束情况下、两个综合实力极不对称的两个治理当局之间政治对立、和平发展的特殊关系”。两岸各自治理内部事务,深化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繁荣大融合,增强两岸政治互信和社会互信。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