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 
彭维学:两岸政治关系应该如何推进?

http://www.CRNTT.com   2013-10-08 00:38:41  


 
  (二)两岸对双方政治定位、台湾前途走向的立场分歧严重

  2008年5月以来,两岸双方承认“九二共识”,但对一中内涵和两岸政治定位的分歧相当严重。大陆强调“一中框架”,在两岸关系上“默认彼此为分立的政治实体”,但对外仍“坚持国际法的政府完整继承”,短期内不可能承认“中华民国政府”。而马当局刻意突出“一中内涵”差异,强调“一中各表”、“一个中国就是‘中华民国’”,两岸的宪法定位是“一个‘中华民国’,两个地区”。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前途问题上,大陆提出“在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完成祖国统一大业”⑧,而马英九不再提在2008年竞选期间提出的“终极统一论”,重申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现状,宣称“统一没有时间表”。

  (三)两岸官方公开、直接的交流对话管道仍未开启,政治对话仍未展开,两岸政治僵局仍未打破

  由于两岸未能就彼此身份定位达成共识,两岸官方交流没有实现正常化、高层化、制度化、机制化。两岸行政部门负责人仍无法以正式身份公开直接交流,也不能就敏感政治议题公开对话,两岸事务性协商仍须通过两会“白手套”进行。两岸处理一些重大政治问题、重大利益关切,如台参与国际组织活动等,主要依靠两岸的互信、大陆的善意,缺少制度化、机制化安排。两岸军事、涉外、立法等部门亦未建立正式对话管道。两岸领导人建立热线电话、以适当身份会谈、公开互访等,迄未实现。

  (四)两岸政党关系没有实现正常化,国、民、共三角关系极不稳定

  因政治互信基础差异甚大,目前共产党、国民党、民进党两岸主要政党间的三角关系极不稳定,两岸党际交流间接、单向、不平衡特征明显。国、共实现了高层交流,但主要是国民党高层来大陆交流,现任政治局委员以上中共领导尚未赴台交流。国民党籍“总统”兼任执政党主席时,两岸执政党领导人因身份等问题未能会面。作为马英九代表的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其在大陆的讲话如得不到马的授权,影响力将大打折扣。民进党与共产党缺乏基本的政治互信,现阶段民、共不可能正式接触对话。民进党与国民党既有两岸政策主导权之争,更有执政权之争,在两岸问题上攻击、抹黑国民党。由此可见,民进党是导致国、民、共三角关系不稳的重要因素,红、蓝、绿“恶质化政治关系”正是两岸政治关系发展无法进入正常化的主因,是两岸无法强化政治认同与互信的关键。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