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 | |
彭维学:两岸政治关系应该如何推进? | |
http://www.CRNTT.com 2013-10-08 00:38:41 |
60多年来,两岸政治关系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与两蒋时期两岸“全面对抗、高度敌视”、李登辉“独台”分裂施政导致两岸高度紧张、陈水扁“法理台独”活动导致两岸处于“高危期”相比,马英九执政以来两岸政治关系跨入和平发展期,呈现“政治互信不断提升,政治互动层级提高、管道拓宽、领域扩大,政治对立、涉外对抗与军事对峙程度下降,国共两党交流制度化水准提高”等特征,总体品质超过了上世纪90年代初“汪辜会谈”前后的水准。 (一)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基础更加巩固,坚持“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共同振兴中华的基本立场趋于一致,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开始增进,增强了两岸政治互信 胡锦涛、习近平多次重申“九二共识”的内涵、精髓及其重要意义,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把坚持“九二共识”写入会议正式文件。继胡锦涛2008年12月31日首次提出“一个中国框架”概念后,贾庆林2012年7月28日在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表示:“一个中国框架的核心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国家,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的关系”。2013年6月13日,习近平会见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时提出“四个坚持”,重申国共两党要“在巩固和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这一原则问题上形成更为清晰的共同认知和一致立场”。 在大陆的积极推动下,马英九当局、国民党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立场更加清晰,在“一中框架”上的连结点与共同点不断增多。马英九强调,“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关系,而是很特殊的关系”,“中国大陆是我们宪法上的国土”①;未来“不会推动‘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台湾独立’”②;“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2012年3月,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与胡锦涛会面时,首度提出“一国两区”,强调“彼此都坚持一个中国”、“两岸同属一中”、“自己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2013年6月13日,吴伯雄会见习近平时表示,“两岸各自的法律、体制都实行一个中国原则,都用一个中国架构来定位两岸关系”。 ③这是经马英九明确授权后、国民党首次在“一个中国框架”问题上作出明确表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