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 |
北京专家:台湾政党恶斗影响两岸关系 | |
http://www.CRNTT.com 2014-10-09 00:44:00 |
中间选民是否真的存在 在台湾政党政治的讨论中,经常涉及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中间选民的问题,对于政党互动问题来说中间选民也非常重要,因为涉及到政党通过何种策略去扩大支持基础的问题,同时涉及到政党互动中会不会出现两个主要政党政策趋同的问题。但是何为中间选民却一直是学界力图解决却没有解决的问题。一般研究中所指的中间选民是指理性选民,这里的“理性选民”主要是以“理性人”为前提形成的一个概念,这种“理性人”预设并不涉及意识形态区隔或者强烈政党区隔存在的情况下,选民背离经济理性进行投票选择的情况。台湾社会的所谓“中间选民”在很多时候指的是投票取向不固定或者是政党支持度不固定的选民,也有人称为“摇摆选民”。但是显然不能把这批选民同“理性选民”等同,这些选民中大部分均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2008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选民在整个中间选民中的比例为57.3%。①知识水准低当然与是否有能力进行理性选择不能等同,但二者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应该是没有疑问的,所以从选举的现实来看这批选民投票的摇摆性可能与理性选择无关,而只与投票时所受到的即时性影响有关。 石之瑜教授曾经以统独问题上的倾向描述台湾“中间选民”的性格,他发现“台湾的社会调查一再显示,只要条件配合就愿意接受台独的选民,与只要条件配合就愿意接受统一的选民,两者之间往往有大量重复。”倘若条件设得合情合理,两者重复的比例甚至可以高达所有选民的四分之一。石之瑜认为“这当然是因为台湾作为后殖民社会、后内战社会与后冷战社会,对于大陆同时存在强烈正负面的两种情感所致。选民徘徊在抵抗大陆与亲近大陆两种情感之间,不能视之为典型中间选民,而是有双趋倾向的选民。”②双趋型的选民主要特征在于投票时以情感取向为标准进行投票选择,相比较理性选民主要以政策特别是社会公共政策作为投票决策参考的情况有相当大的不同。如果结合台湾社会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政治文化生态来考虑,这种双趋型的选民并不仅仅表现在统“独”议题方面,在其它方面也或多或少地存在。 如果仔细考究起来,所谓中间选民的中间概念其实是相当模糊的,到底这个“中间”指的是经济诉求、政治诉求还是意识形态诉求?在许多关于中间选民的说明中并没有清晰的界定。这种模糊性所导致的结果就是“中间选民”概念的分析功能十分低下。在台湾选举过程中,以经济民生议题为中心的公共政策诉求显然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两个主要政党在这些方面也着力甚深。有研究已经指出,国民党与民进党在岛内公共议题方面趋同的程度非常高,他们在公共议题上的主张也有很大的相似性,类似的研究已经很多,这里没有必要再作赘述。以此言之,两个主要政党确实有“向中间靠拢”的可能,而且在经济民生议题方面已经实现了“向中间靠拢”,在这个场域内以“理性人”为前提之政党政策的走向分析模式展现了较强的解释力。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