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苏浙皖节能惠民造假 所有厂家均虚报

http://www.CRNTT.com   2010-12-15 14:55:21  


 
  “这不是一家两家的问题,也不是浙江省一个地方的问题,有这样的利益驱使,就会有这样的行为。有的时候也很难判断到底是企业造假还是经销商造假,或者他们之间达成了什么样的默契。”张卉说,“所以说政策在制定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如何更规范,怎么样调整才能避免负面影响。补助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兑现比较好,监管和核查应该有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涉及金额这么大的补贴,不能随意更改,也不能不尊重市场规律。”

  在今年7月底,发改委又“给了一次机会”让各企业复核,重新提交数据。而温州月兔在第二批次的抽查中并没有重新提交数据,这导致他们在第二批次的抽查中显得问题尤其严重。在家电专家刘步尘看来,这次“复核”相当于某种程度上对造假的默许,并且再一次刺激了企业进行新一轮的造假。

  万邦会计师事务所负责核查的组长黄英芳告诉本刊记者,在他们调查的过程中,所有的经销商都意见很大,认为自己是受害者。因为“合同早就签好了,价格也定了”,政策变来变去对他们影响很大。而调查中虚报信息的主要部分,就是大量已经申请补贴的空调都还囤积在经销商那里,没有按照要求安装到户。

  本刊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企业与经销商之间对造假骗补是有一定默契的,比如美的和志高,很早就要求经销商提供大面额的发票给他们做帐。发票开出之后,再来作废⋯⋯

  有些经销商上报数据甚至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销售额。如美的在合肥的一家经销商,2009年全年的营业额才309万元,但上报“节能惠民”的空调销售额就达2000多万元。

  无所不用的造假手段

  空调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突击”做假账和制造障碍对付检查的手段各异,有些甚至形成了一整套操作模式。

  比如说,企业利用员工的身份虚报信息。在浙江省第一批核查的时候,序列号145717—145771的用户任某、序列号64231—64286的用户何某、序列号64287—64477的用户何某,经查证均为广东志高的员工,并且表示从未购买过空调或者从未购买过这么多空调。

  还比如在旧的空调机上贴上新的能耗标签、序列号,既欺骗消费者也蒙混检查。这在第一批次的检查中一共发现了424台。检查人员在现场的检查中虽然证实有安装空调,但仔细查看内机之后,发现该部分空调能耗标签以及高效节能标签均有重新贴过的痕迹,且侧面型号标签及序列号为重复覆盖粘贴。查看外机之后发现生产日期为2008年,型号与空调内机上所标示的也完全不同。

  经销商也会动用自己的名义、亲戚的名义来虚报销售数量。在对这些数据的调查中,核查人员甚至会动用一些非常手段,才能攻破防守,获取真实信息。

  比如说,浙江金华地区的美的品牌共计13785台,所留的用户电话均为绍兴地区的电话。核查人员电话联系时,对方均表示人在外地,无法配合。其中有1250台,资料显示安装在义乌福田一区,用户为陈某。核查人员到现场查看时发现,义乌福田一区安装的全是中央空调,根本没有安装台式空调。随后,调查人员假扮消费者打电话,证实这些“用户”实际上是经销商。

  “无法确认”的信息里,也有许多非正常的情况,诸如,从用户姓名,到电话,到安装地址,每一栏信息都互相无法对应的情况屡见不鲜。难以判断是信息登记的时候有误还是故意填错。还有一些根据电话归属地和详细地址判断似乎不在检查的所在地,真假难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