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苏浙皖节能惠民造假 所有厂家均虚报

http://www.CRNTT.com   2010-12-15 14:55:21  


 
  对于不配合、拒绝核查的这部分无法核实情况,就很难去判断到底是造假躲避检查,还是的确扰了民、群众不愿意配合。

  浙江省万邦会计师事务所主任黄英芳告诉本刊记者,入户调查一台空调,抄取序列号等信息,用户至少需要配合调查人员10分钟的时间。而且一些空调安装在卧室,用户从隐私角度考虑不愿意外人进入也是可以理解。地毯式的入户调查到底是否可取,是不是有更好的办法核查,如何在实现“惠民”的时候不要“扰民”,又要确保惠民的钱都真实地落在了民众身上,是一个值得再探讨的问题。

  “如果每出台一个政策,就增加很多工作量,从而导致经费的增多和机构的膨胀,这个政策的完善性和可操作性就是值得商榷的。”浙江省财政厅企业处处长张卉对本刊记者说,“一个政策的设置如果不完善,就可能存在让不诚信的企业钻空子的诱因。这次出问题的企业不仅有上市公司,还有国企,可以说是大面积的问题。政策的初衷虽然是很好的,但是如果到了最后,不仅导致了市场的不公,一处理可能就把企业也搞垮了,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用户不愿意配合已经是常见的情况,在核查的过程中,一些被调查者也表现出各种情绪。不仅浙江的一些本地企业指责调查部门不保护自己的企业,在合肥,一些企业也出现抵触情绪,不太愿意配合。

  合肥的空调市场主要是格力和美的占主导。在第二批次抽查的10691台中,绝大部分为美的和格力,其中美的抽查6000余台,格力抽查3000余台。而从整个安徽的市场占有率上讲,格力的年销量是美的的近3倍。由此,美的对于这一次的“重点”抽查表示出不满意。他们对检查人员提出质疑“为什么格力销量是我们的3倍,但查我们查得这么多。”

  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经济监测处副处长张雪峰告诉本刊记者:“数据不是由我们决定的,国家发改委交给我们让核查的数据就是这样。从核查的结果看,格力也要好一些。”

  是一笔结不清的账吗

  张雪峰告诉本刊记者,理论上讲,作为大型企业,要造假也不会琐碎地在小宗用户上一台一台地造假,所以最能看出问题的应该是大宗用户的调查。

  然而,全国范围内于今年7月底开始的大宗用户核查进行不足十天就被全面叫停。包括安徽、广东等省的核查都并没有进行完。有的只完成了百分之五十,有的完成了百分之七八十。加上已经核查部分,大量因种种原因“无法核实”的信息,全国范围内到底有多少数据是造假,成了一笔没有结算清楚的账,也造就了一把默默悬挂在空调行业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对于核查率的问题,安徽省发改委环资处副处长耿冬木对本刊记者说,实际上,真要查的话,最终还是能查得清楚的。

  家电产业研究专家刘步尘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些数字并不涉及国家机密,应该要公开,如果不公开的话,就是行政不作为。”

  刘步尘认为,制定规则的人必须承担监管责任,发现问题没有什么可怕的,关键是要承担。惩罚如果不“打痛”,就等同于默许和纵容。企业造假的时候,主管单位如果不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就会导致破坏规则的恶性循环,“惠民工程”就会变成“害民工程”。这就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了,伤害的不仅是坚持原则的人和消费者,更是整个社会。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