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贸易大国的升级之路

http://www.CRNTT.com   2014-05-21 08:44:55  


  中评社北京5月21日讯/中国从一个依赖初级产品出口的贸易小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体,是当今世界贸易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2013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4.16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量的12%。中国已经成为120多个国家与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

  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原因

  《中国外汇》杂志发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隆国强文章表示,实行对外开放之初,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为第32位;但到2010年,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中国货物贸易发展速度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成为名符其实的推进世界贸易发展的发动机。中国货物贸易长期保持顺差,成功地解决了制约工业化的外汇短缺问题。更重要的是,中国外贸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1985年时,初级产品出口占中国出口比重为50.5%,主要靠出口资源来换取外汇;现在,中国出口中95%是制成品,其中约60%是机电产品,30%是高新技术产品。中国已经从一个依赖初级产品出口的贸易小国发展成为以制成品出口为主的贸易大国,被称为“世界工厂”。

  中国的服务贸易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早期服务贸易中,能够取得贸易顺差的是国际旅游、劳务输出和工程承包等。近年来,服务贸易的结构发生了一些明显变化。工程承包的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也是逆风飞扬,高速增长,从以往分包商上升为总包商,从以往只能从事土建等低附加值工程变成现在可以提供设计和配套设备的高附加值服务,带动了中国成套设备的出口。由于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中国在计算机服务、咨询等技术含量较高的领域实现了顺差。不过,尽管中国服务贸易快速增长,服务进出口在全球的排名已经分别上升到了世界第3位和第4位,但服务贸易总体长期持续逆差,而且逐年扩大,反映出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仍然不强。

  上述成就的取得与以下三个因素密切相关。

  第一,紧紧围绕推进工业化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推进工业化一直是中国政府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按照“两缺口”理论,要想顺利推进工业化,就必须克服制约工业发展的两个缺口——资金缺口和外汇缺口。克服外汇缺口,固然可以靠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借用外资,但从长期看,如果出口部门没有足够的国际竞争力,仅靠资本项目下的外资流入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出口创汇始终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核心目标,也是发展对外贸易的核心目标。与很多发展中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增强出口竞争力,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即引进出口导向型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增强本土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