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服务业不应成经济增长“短板”

http://www.CRNTT.com   2014-08-08 08:43:12  


  中评社北京8月8日讯/尽管7月制造业PMI出现了今年以来最大月度升幅,而且是连续5个月的回升,但同期的服务业不仅没有比翼高飞,反而拐头向下。7月汇丰服务业PMI为50,创出2005年11月的最低记录。无独有偶,此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报告也表明,7月中国非制造业PMI为54.2%,创出今年2月以来的最低,其中服务业PMI为53.2%,环比回落0.3个百分点。虽然官方与民间的数据相差3个百分点,但服务业并不乐观的景气度却是一致的判识。

  中国证券报发表经济学教授张锐文章表示,除了大众所熟知的商贸、餐饮、旅游、房地产等消费性服务外,涵盖金融、物流、会展、信息、创意、科技研发和教育培训等内容的生产性服务,愈来愈成为整个服务业的价值中枢。同时,社会保障、公立医院、义务教育等公共性服务,作用也愈发显着。一般说来,工业化程度越高,服务业态愈显高端化。在工业化初期,服务业主要以低层次的消费性和生产性服务为主,而进入工业化中期后,以房地产、旅游、家政等为内容的消费性服务和以金融、保险、创意、科研开发等为元素的生产性服务地位日渐上升,社会对于公共性服务的改善诉求也不断增强。总体而言,中国服务业目前仍停留在中低端服务品的延伸和扩张阶段,公共性服务处于短缺状态。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测算,2003-2013年,中国服务业年均增长9.7%。截至2013年底,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上升到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然而,相对于其他经济体而言,目前中国服务业依然处于追赶过程中。不仅占GDP比重大大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70%的水平,而且显着低于发展中国家60%的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也相差14个百分点。另外,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过去10年中,国内服务业的增长主要表现为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超常增长,两者增加值在服务业中的占比分别为11.8%和13.0%,充分说明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结构性失调,尤其以诸如创意设计、科研开发等高端服务生产与供给的不足最为显着。

  文章称,值得警惕的是,与20世纪最后10年在新生市场经济力量催生之下服务业保持强势增长,并在2002年实现占GDP比重43.0%的景象有所不同,21世纪初的10多年中,服务业基本处于碎步慢走状态。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相比2002年仅提高了3.1个百分点,而且最近几年服务业增速出现了明显的递减态势。统计数据证实,2004-2009年的5年时间中,服务业年均增长11.78%,但2010年以来的4年时间,服务业年均增速仅为9.17%。在宏观政策大力提倡发展服务业和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这种情况的发生应当说极不正常。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