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调整货币政策应“挺过阵痛”

http://www.CRNTT.com   2010-05-07 09:00:03  


5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0年5月1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中评社北京5月7日讯/近日,央行再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但同时,央行还是没有动用加息手段。

  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邓新华文章表示,央行只调准备金率、发行央票,而回避加息,主要基于以下考虑:第一,在美国保持零利率的情况下,害怕加息引来欧美热钱涌入中国赚取利差;第二,央行还得照顾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投资项目。经过此次调整后,存款准备金率达17%,与历史最高水平17.5%相差无几。中国出现了高存款准备金、低利率的局面。

  但是央行既想紧缩货币规模、又想避免震荡是否能如意呢?很显然是困难的。前期放出的天量信贷,已经刺激企业,尤其是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进行了大量“错误的投资”(哈耶克语)。宽裕资金环境掩盖了这些错误,一旦货币紧缩,它们就会被证明是完全错误的,也是必然无法维持的。即使央行想在紧缩货币的同时,仍然给它们提供低息资金,也不可能完全照顾到面广量多的错误投资。

  据统计,春节后10周,央行累计净回笼资金已达1.1万亿元。本次调整准备金率,又将冻结3000亿资金。民营企业相对比较难得到银行信贷,因此,也就最先感受到货币紧缩的阵痛。在珠三角,民间短期借贷年息高达100%。在房地产行业,民营房企只能向民间融资求救,融资成本一年上升了五成。很多开发商已准备降价过冬。4月份的金融机构压力测试表明,如果房价下跌40%以上,将会出现断供。只要央行坚持紧缩政策,这种情况无可避免将会在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投资项目中出现,只是时间稍晚而已。

  文章称,这并不是说央行启动紧缩政策就是不对的。恰恰相反,无论在什么时间退出刺激政策,都是要比继续拖延更有利的。错误投资必须得到修正,如果不是央行主动来修正,那么市场就会用更惨烈的代价来修正。

  现在的问题是,央行是否有决心挺过阵痛期?地方政府债务已经高达8万亿,据说突破12万亿也是指顾之间的事,这颇有1990年代地方政府依靠银行输血的“输血经济”重来之势。国有企业涌现的大量地王,也在张着大口等着廉价资金源源不断地填充。诸多利益集团的诉求,最后必然要转化成对中央政府的压力,并进而转化成对央行的压力,而中国的央行还缺乏扛住压力的机制。

  文章最后表示,这样来看,央行走一看三的小心举措也就容易理解。政府应和央行协力,坚持进行货币政策调整。无论是利率,还是汇率,都应该尽量市场化。央行应尽快启动加息、升值等整体退出措施。紧缩总货币规模,却仍然为国企和政府投资项目提供低息资金,将深化经济扭曲,这不如把存款准备金率交给各银行自己决定,让国企、民企在市场利率下竞争。加息造成套利热钱并不足惧,只要汇率更灵活,套利热钱也可以为中国投资者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