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王海良:大国协调格局下 两岸关系新建构

http://www.CRNTT.com   2014-02-22 00:29:21  


 
  深入探讨、挖掘两岸同属一中的内涵,可以使两岸有识之士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之内,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只要两岸双方本着力争最终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精神,是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的。为此,笔者提议,两岸双方循一条超越“国家”障碍的民族国家路径,建立整体解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根本问题的架构。其中,第一要树立和平第一、制度第二的理念。要确立两岸之间和平是绝对的,制度是相对的观念,因为和平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但制度可以有两个不同的。第二要树立相对民主的理念,它也是包容性民主的理念,不要让民主观念成为认同的障碍,而要让不同的民主形式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并通过调整和借鉴逐渐走向完善。在这样的超越制度障碍的架构之下,两岸建立一种高度互信、低度设防、虚化对峙的准和平机制,是可行的和有建设性的。

  如果两岸双方都有这个高度,就不难超越两个政治实体所造成的障碍,真正开启两岸政治对话,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直至共同完成民族复兴的伟大工程。其实,两个制度不同的政治实体互动问题,与一中问题紧密联系,但又有区别,这是政治层面的问题,并非法理层面的问题。在明确了双方法理关系后,政治关系的实质是大陆如何对待台湾体制,台湾如何对待大陆体制。这从大陆方面看,也是两制问题。两岸一直在现有制度下进行交流合作,不是不能,也不是无所不能,但有智慧、有包容、有发展观就一定能。所以,两岸政治难题不单单有主权问题,也有治权问题,二者都要在中华民族国家新建构下解决。
  
   注释:

  (1)新华网2013年5月26日电。

  (2)埃.阿劳霍和胡安.卡德纳尔《中国的经济帝国》,载2013年6月1日美国《纽约时报》。

  (3)同注2。

  (4)布雷特.斯蒂芬斯:《美国无能为力的时代》,载2013年6月25日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

  (5)中评社华盛顿2013年2月5日电。

  (6)卜大年:《中美代理人战争?》,载10月5日香港中美聚焦网。

  (7)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2013年6月16日文章《前美军军官在其新书中警告不要与中国交往过密》。

  (8)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11月19日文《中国在武器贸易方面挑战西方》。

  (9)德国《每日镜报》11月6日报道《只有22个国家从未被英国人占领》。

  (10)德国《明镜》周刊网站11月5日载雅各.奥格施泰因文《美利坚帝国的衰亡》。

  (11)德国《南德意志报》网站11月11日载斯特凡.科内柳斯文《美国和中国:两个世界大国的崛起和衰落》。

  (12)《今日美国报》网站11月7日文《一个进一步走向分裂的国家》。

  (13)《美国,放弃遏制战略吧!》,载日本9月24日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

  (14)潘兆民:《中美之间台湾应该靠中间》,载8月22日《中国时报》。

  (15)英国《经济学家》周刊2013年6月15日文章《两极世界会和平吗?》。

  (16)维塔利.采普利亚耶夫:《谁将打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头几枪》,载9月26日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报。

  (17)见2010年11月3日英国《http://auto.ifeng.com/news/finance/金融时报》。

  (18)贾米勒.安代利尼:《中国自恃与美国同为“大国”将引起摩擦》,载2013年6月4日英国《金融时报》。

  (19)理查.哈罗兰:《美中关系“战略性模糊”已近极限》,载2013年6月27日日本《产经新闻》。

  (20)派翠克.克罗宁、理查.方丹、埃利.拉特纳:《一张亚洲大国关系网正在出现》,载2013年6月14日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

  (21)莉泽洛特.奥德高:《世界正在形成中国式和平共处模式》,载美国詹姆士城基金会网站2013年5月23日。

  (22)《钓鱼台争议美忧台湾联中制日》,载2012年9月28日台湾《自由时报》。

  (23)《联手保钓马英九冷待有因》,载2012年9月27日《香港经济日报》。

  (24)卜睿哲:《未知的海峡——两岸关系的未来》,台湾远流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13年4月出版,第198页。

  (25)石之瑜:《习吴会迈向新型两岸关系?》,载2013年6月15日《联合早报》。

  (26)李英明:《吴习会后,建构新型两岸关系》,载2013年6月17日台湾《联合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