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王海良:大国协调格局下 两岸关系新建构

http://www.CRNTT.com   2014-02-22 00:29:21  


 
  中国的根本是中华。中华是中国国名的本体,因为它是中华民族的本名。这种辨识法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可以找到无数例证: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泰国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英文乃至其他外文中,这些国家的名称都强调那个“根本”。美国强调的是America, United States是联邦的代称,相当于共和国一词;英国离不开Britain, United Kingdom则是1921年才改用的;法国现在是第五共和国治下,经历了五个共和国却改变不了法兰西;日本的正式名称是日本,日本国则是中文译名添加了“国”字,不管是帝国时代还是战后60多年来,日本一直叫作日本,国际场合听到和看到的日本名称都是Japan;泰国叫泰王国,即使没有国王了,改为共和国,还是泰国。可见,一个国家的本体是至高无上的、不可改变的、不可替代的。如此,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联合国及其所属机构如安理会,成员国席位牌上的国名多用本名而少用全称。也真正理解了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重返联合国时,联合国秘书处征求意见,是用全称还是用本名,中国政府答覆说用本名,从那以后一直都在用China。

  就统一后的中国的名称来说,早在十多年前,笔者就曾在内部刊物《亚太论坛》上发文提出,两岸最终实现统一的话,国名可以改为“统一中华共和国”,因为“中华共和国”的英文与“中华民国”一致,而只用“中国”怕台湾方面不接受。“统一中华共和国”的英文可以是Reunited Republic of China。现在看来,如果不追求一个带共和国字眼的国名,更好的办法是用“大中国”,英文为Great China。英国就一向用大不列颠,虽然英伦三岛较之中国小多了。用“大中国”取代“中国”,可以表示不是原来的中国,是增大了的中国,是因为台湾与大陆的统一而变强大了的中国。但是,这只是名称,名称好处理,名称后面的实质就不好处理了,我们今天遭遇的障碍即在于实质。

  两岸的问题实质上是地位问题,是地位之争的问题。虽说名不正则言不顺,但名可以正言可以顺,实却不易变。两岸如不能真正解决实的问题即地位之争的问题,还是要兜圈子走弯路,坎坎坷坷跌跌撞撞下去的。我们能不争名,能否也不争实,即不争地位?两岸一定要走出主权的怪圈——两岸各拥有主权,但因为是特殊关系,可以如何如何。这还不如两岸主权重迭论来得干脆。在笔者看来,只要不跨越两岸各有主权这一“两国论”立场,再怎么谈政治互信都没有意义。

  “一中”内涵的核心由“国”转到“族”,无论在两岸之间还是在台湾内部,都可能产生正面作用和有益效果。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从来没有民族之争,所争的是政权,即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及其制度。国民党与民进党没有制度之争,是否有民族之争呢?其实也没有。如果站在民族的高度上,超越“国”字的局限,两党之间还是有共同点的,因而是有讨论空间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