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 
上海户籍改革:仅试行三年给人想像空间

http://www.CRNTT.com   2009-03-08 07:15:40  


 
四种身份,承载着同一个梦想,诉说的却是不一样的故事

  撰稿•杨 江(首席记者)

  在过去的10年间,我所在的家族通过经商、购房、就学、就业等多种渠道,很多人先后实现了移民上海的梦想。10年的跨度正好贯穿了上海从蓝印户口到引进人才落户、从居住证试行到居住证“转正”的户改沿革,而我们这个大家庭中的9名成员也历经这几次户籍制度的改革,出现多种身份。我大致作了一个分类:蓝印户口、上海市居住证(经商务工类)、上海市居住证(引进人才类)、上海市常住居民户口,一共四种。

  对于我们来说,这个春天,最引发关注的新闻恐怕莫过于上海在全国率先松动户籍政策,也就是《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的颁布。

  四种身份,承载着同一个梦想,诉说的却是不一样的故事。

  人物:姨父、姨妈;姑父、姑妈

  在沪职业:经商

  在沪时间10-20年

  在沪证件:《上海市居住证》

  (经商务工类)

  在我们这个大家庭中,姨父与姑父两家是最先移民上海的,上世纪80年代末,身怀精湛木工手艺的姨父首先到上海“站马路”,经过10多年的打拼,终于在1999年创办了自己的装潢公司,同一年,同样背景的姑父成为了上海某知名装潢公司的高级主管。

  姑妈与姑父细看此次《试行办法》后首先表现出的就是失落与遗憾,因为持有经商务工类《上海市居住证》的他们被“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7年”、“持证期间按规定参加本市城镇社会保险满7年”这两个硬性指标挡在了转正门外。

  今天的上海已经是一个海纳百川极具包容性的移民城市,不过,早年严格的城乡二元结构与城乡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少部分上海市民的排外还是给姨父他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阿乡、乡下人”,姨父说起当年这些称呼至今仍觉刺痛。

  上世纪90年代,在沪务工还须持有《暂住证》,姨妈到上海探访姨父,好几次深夜有警察突击检查暂住证,姨父手下的工人还有的多次被收容遣送,这些都让姨父他们强烈意识到自己只是一名外乡人,地位与上海人是不同的。

  “确实有低人一等的委屈。”姨父曾经多次对我感慨。因此,移民上海、做一名上海人,成为了姨父这一辈沉重的梦想。1999年,姨父决定举家移民上海,他将这个打算告诉了姑父,两人不谋而合。决定这个时候移民,一是因为从经济条件上两人已经具备,而且双方子女都已到了上初中的年纪,再晚移民,孩子可能就难以跟上上海的课程,当然最为关键的诱因就是自1998年,为了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上海修订了1994年试行的外来常住人口蓝印户口政策,满足一定条件的外地来沪购房者可以申办蓝印户口。

  成为上海人的机会就这样来了,姨父没有奢望自己变为上海市居民户口,他同姑父一样,将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两个人在上海普陀区的长征镇各自看中了一套价值17万元左右的两居室,近80平方米。这个决定在江苏老家引起了很大争议,老人们多半不同意,一是觉得儿女从此离开自己了,二是担心农民离开了土地,如何在城市生存。

  姨父与姑父最终说服了双方的老人,“为的就是后代子孙成为上海人,享受到上海人的所有待遇。”

  按照当时的政策,近80平方米的商品房只能申请到一个蓝印户口,姑父家只有一个孩子,因此没有问题,但是姨父却有些难办了,他有一双儿女,把名额给谁都有失公允。姨父最终把这个名额给了儿子小玮,虽然表妹与我们这些亲戚都有些想法,可是按照农村的思维习惯,倒也能理解。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