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 
上海户籍改革:仅试行三年给人想像空间

http://www.CRNTT.com   2009-03-08 07:15:40  


 
  孩子的城市化过程虽然痛苦,却毕竟要比大人容易得多,两年后,小玮回老家探亲,他惊异地发现原先老家的同学无论在思维、见识还是在气质上,都与他有了距离。

  这是这个孩子第一次意识到在一个发达城市生活学习的优势。“我发现老家那些原先和我很谈得来的小朋友,现在跟我搭不上话了。”他言语中既有失落,也有自豪。

  拥有蓝印户口的好处不仅在于享受到上海优越的教育资源,对于身为家长的姨父而言,也少了交借读费的苦恼。按照当时上海的情况,若是一般的外来务工子女,大多只能在农民工子弟学校就读,即便进公立学校,也要交一笔借读费,孩子在校俨然“二等公民”。

  几年过后,按照政策,鹏鹏交纳了一定费用,正式由蓝印户口转为上海市常住居民户口,完全实现了“上海化”。小玮也顺利读完中学,等他高考时,更体会了上海户口的重要性。他参加的是上海市高考,而上海的高校在本地的录取分数线比在外省要低不少。小玮高考发挥失常,分数其实幷不理想,若是在老家江苏,恐怕二类本科也是上不了的,但却顺利考上了上海的一所师范大学。

  我身边的很多“蓝印户口家庭”都提及这个问题,“拥有蓝印户口,在上海参加高考,孩子要少吃很多亏。”

  在这个日益国际化的城市,高校的国际教学交流也比较频繁,小玮大学二年级时在自身的努力下,争取到了赴法国留学的机会。

  从江苏乡村到上海都市,再到大洋彼岸的法国。这个孩子从农村户口到蓝印户口再到出国护照,一次次突破户籍的壁垒。

  “我应该做一个世界公民。”他在法国给我发消息。

人物:我

  在沪职业:记者

  在沪时间10年

  在沪证件:上海市常住居民户口

  我是这个大家族中唯一通过人才引进方式获得上海市常住居民户口的新上海人。

  “上海人即便失业,过得也比我们好。”这是当了一辈子农民的父亲最早给我灌输的思想,父亲幷没有要求我考到上海来,只是告诫我一定要努力,考上大学,离开土地。我童年时,对上海的印象是,“大白兔奶糖是上海生产的,上海的小朋友可以天天吃大白兔奶糖,多幸福啊。”姨父每年春节都会从上海回老家过年,见到他是我的幸福时光,因为他总是和上海的零食同时出现的。

  在我的记忆中上海是一种朦胧的好感,后来,看了一部描写上海的电视连续剧《小绍兴》,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上海人的市井生活。于是,高考时,我义无反顾报考了上海大学,尽管我的分数可以进清华大学,老师一再劝我如果非要去上海,完全可以报考复旦大学,我回答:我觉得还是先进上海再说,要稳。

  我在高考志愿书的一类本科项目上全部填写了上海大学,是否服从调剂一栏全部写上了“否”。二类本科以及以下栏目全部未填。现在我都奇怪当时那种破釜沉舟非上海不去的勇气。

  父亲吓出一身冷汗:上海,对你就那么有吸引力吗?

  我说:我不知道!

  我确实不知道,因为到上海之前,我的活动范围只限于我们那个很小的县城。

  到了上海,我的第一直觉就是:差距!上海的城市化、国际化令我惊讶,上海大学当时的生源结构还是以本地生源为主,我所在的影视学院90%的学生都是来自上海本地,最起码也是知青子女。我很快意识到了我与上海同学的差距,我当时自卑又阿Q地告诉自己:即便将来不能留在上海,学到先进的观念,我回到江苏一样也是财富。

  大三的时候,我很快意识到上海生源相比非上海生源找实习单位乃至工作单位是有绝对优势的,很多单位招人时都明文要求具备上海户口。2003年上半年,我临近毕业,班上的外地同学都在为落实单位犯愁。因为只有与可以引进外地人才、办理户籍的单位签约,才能到延安西路上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申请上海户籍。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