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中评智库:台湾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现况初探

http://www.CRNTT.com   2023-08-05 00:10:23  


 
  同时,一个结合了教育、经济、农业、环保、交通、文化与内政等跨部门之“户外教育资源平台”,也在互联网上推出,内容提供了布袋戏、歌仔戏等相关非遗之内容。⑭此外,不乏在各教育阶段与层面的乡土教育推广中,涉及非遗内容,例如:新北市教育局2020年度“来尬册”教案征选,新北市八里区米仓国民小学以《家乡的变迁_走读观音山》获特优奖,旨在呈现小学四年级社会与环境教育,其中内容虽以科技结合乡土教育为重点,亦在教述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另如《天下杂志》“微笑台湾款款行”等。⑮

  四、结论

  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本身的发展,渐有非遗与文创产业的有机融合趋势,概因文化创意产业与非遗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比如,非遗中的表演艺术( 包括音乐、舞蹈、歌舞、戏曲、戏剧、木偶戏、皮影戏等) 与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音乐和表演艺术是有重叠的;再比如非遗中的传统手工艺技能和文创产业中的建筑、设计、工艺品之间也有重叠之处。而非遗中各种形式的口头表达(含语言、民间文学、神话等) 则与文创产业中的电影、互动休闲软件、电视广播等交叉,即表现形式不同但传播性质相同。总的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在具体门类上确实是存在部分重叠或交叉的。

  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非遗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自身在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过程中,对民生经济的带动、提升作用也愈趋明显,其发展也必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非遗文创产业市场越来越大,步入良性发展轨道,非遗项目才会更有活力,才会绵延不绝地传承下去。在推广非遗教育的同时亦无法排除创意教育。

  面向未来,非遗教育的方向可在前述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展两大方向:(一)请进来:请到相关艺文馆舍等等。(二)走出去:进校园、线上、两岸合作等等。本文提出的建议包括:1.以保护为基础,聚焦青少年,以遗产教育增进社会包容性和凝聚力。2.以跨界创新方式推动多学科融合,探索内外结合的多方合作新模式。3.以创意与科技为手段,因地制宜探索新的遗产教育理念与方法。4.合理运用互联网与数字化技术,线上线下结合让更多人参与遗产教育。5.深度挖掘遗产价值,以教育为赋能手段,促进遗产地创新可持续性发展。6.两岸携手合作进行“国际化”推广与传播。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