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中评智库:台湾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现况初探

http://www.CRNTT.com   2023-08-05 00:10:23  


 
  (一)虚拟式文化遗产教育机构

  台湾文化事务相关主管部门为了更方便推动文化遗产人才培育与相关教育推广,设立了虚拟式教育机构“文化资产学院”。该学院设立在原为“台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后改名为“文化资产园区”辖下。⑥2014年为进一步落实推广文化遗产成为共同的普世价值,积极规划以人才培育为主要发展重点,以整合台当局机关、学术单位、民间(专业)团体等资源,通过“产官学研民”合作方式,依循教育、训练、研究、寓教于乐等方式,包括:正规、非正规教育、技术培训等管道,期望以系统性的学程,系统性建立完整的人才培育机制。藉由培植文化遗产保护所需的各种人才,提升文化遗产软实力,因此“文化资产学院”孕育而生。当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亦为其涵盖的范围之一。

  据台当局文化主管部门规划,该虚拟式文化遗产教育机构,着眼于成为全台重要的文化资产培训基地;培育一流文化遗产人才,强化维护文化遗产的治理能力;提升文化遗产人力资源质量,创造卓越效能;以“专业化、认证化、国际化”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通过“产官学研民”的多方合作,建构文化遗产职能发展、教学与认证的上中下游管道。

  “文化资产学院”分:教学、产训、研发及推广等四大群组,补助对象包括全台各公私立大专院校、公私立学术研究机关、专业团队及民间团体等。各群组发展重点如下:1.教学群组:以跨域专业养成为出发点,以教育为主轴;2.产训群组:以场域训练及考取专业证照为出发点,以训练为主轴;3.研发群组:以保存修复研究为主题,制定规划标准;4.推广群组:以寓教于乐模式进行,以培养一般民众文化资产兴趣为主轴。

  (二)各阶段教育体系中的非遗教育

  1.高等教育之学术科研与实践

  为健全“无形文化资产”保护政策,台湾当局在相关领域上,结合了文化与教育体系资源,由“文化资产局”与大学院校合作,例如:2020年与台北艺术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针对“无形文化资产”政策探讨、保护工作相关成果分享、专业人才培育及学术研究支持制度等方面进行合作,建立双方长期结盟,共同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⑦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