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中评智库:台湾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现况初探

http://www.CRNTT.com   2023-08-05 00:10:23  


 
  其缘由为,2019年在文化主管部门召开的“无形文化资产工作圈”专家咨询会议中,与会专家学者提及改善“无形文化资产”高等教育及研究人才的断层问题,是未来能否有长远发展的重要关键。北艺大在文化艺术领域上的丰硕成绩,以及与海外多所一流艺术院校之合作网络,提供最强而有力的资源,初期双方将从共同成立项目辅导中心、支持学位学程、推动该领域学术研究,以及形成展演场域等方向着手,共同见证“无形文化资产”的长足进展。为配合这项合作案,台北艺术大学有两个目标,一是要尽快成立“文化资产”学士学位学程,消弭该领域出现的基层人才断层问题;再者,校内将成立针对“无形文化资产”支持系统;因为要培养基层人才,不只依赖研究,如何教育是更重要的环节。

  为了更整合学术资源,文化主管部门2017年举办“无形文化资产论坛”,召集了大学院校的专家学者、相关社区实践者,以及关心非遗发展的保存者、传习艺生、民间团体与各县市文化资产行政人员,齐聚一堂,以“无形文化资产传承教育”、“无形文化资产的社会参与”及“无形文化资产支持体系”等为主题,共议无形文化资产保存未来;并为彰显无形文化资产艺能型态与特色,搭配传统南管戏曲与“想要带你游花园-民乐交陪艺术祭”特展导览及布袋戏剧场展演。该次论坛结论,“文资法”只是相关领域推动的底线,现阶段面临的是整体文化生态的消失与复育的问题,不论有形、无形文化遗产的保存与维护需要更系统性的设计与链接,除了既有传习计划还需要更具体行动策略。⑧而四项具体策略大致可一窥台当局对非遗教育的重点方向。首先是体系性的保护计划。持续推动各保存项目保存维护计划;发展全面记录保存,透过在地经验网络重建台湾艺术史、台湾知识学、文化记忆库,包括:建立台湾美术、工艺、建筑、影像、传统艺术各类艺术史。

  其次,传统内容进入教育体系,新修“12年教育课纲”已纳入传统艺术与民俗内涵,未来积极与当局教育主管部门共同推动落实教育现场。并将努力协调结合艺生进入教育体系。再者,鉴赏与欣赏能力的培养。推动“文化资产”体验教育,让孩子亲炙艺师。进而,传统艺术历史场域的活化,鼓励地方既有村庙、部落聚会所与各地文化场所,持续通过这些公共生活中心,让传统文化的公共性生活可以继续作为各种“无形文化资产”存在场域,达到复育原本既有文化生态体系功能。尤其需要文化主管部门整体支持并连结社会资源,共同形成文化生态体系的复育环境。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