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台港关系 面临机遇与挑战

http://www.CRNTT.com   2009-07-20 08:44:02  


  
  陈淞山:两地交流互动应该在更多层面有所突破有所表现 

  就我所瞭解,台湾现在跟香港处于一个这么好发展的时机,那个步伐应该踏得很快,也没有以前那么多需的顾忌与听从上面政治办事的障碍。上面也很希望香港自己走出来,不然你要怎么实现“胡六点”?跟台湾有更多交往?跟民进党有更多新的开放关系? 

  香港好好去走,表现给中央看也好,或者香港需要这样走也好,这两个心态对香港政府来说,过去的传统的心态与角度都需要改变,以前有以前的背景。同样地在台湾,从国民党的角度、或从民进党的角度来说,事实上跟香港的关系也会更紧密的发展。 

  香港有很多很好的经验、甚至也有很多不好的经验,都值得台湾瞭解与学习,瞭解其挫折,瞭解香港在与中国大陆经济往来关系里面,碰到的各种问题,事实上这些问题的情况对台湾来说都是很好的学习机会,我一直认为这些机会都是很不容易的。 

  事实上,台港关系还有很多层面可以继续发展,不久前我也才安排两位香港的全国政协委员到台湾来访问与旅游,到宜兰礁溪一起泡温泉,7、8个人在大众池泡温泉,又到内湖阳明山的山上吃土鸡,这些交流的经验跟香港朋友的关系,基本上本来就会愈来愈热烈;不久前香港的大学教授到日月潭、涵碧楼,到南投的一些地方居住,住了两个晚上,说像人间仙境一样,因为在香港看不到这些地方,到东南亚去也没有享受到这么好的休闲环境。 

  去过的香港朋友现在都告诉我,下次来台湾的时候,一定要先帮他安排这些圣地,温泉度假,在山上住两个晚上,最后一晚在台北一起喝酒,大概都是用这种心态作很多交流,我觉得台湾把这种经验提供给香港的人民更多的新思维。因为对香港人来说,除了大陆旅游以外,台湾的旅游,尤其以中南部,不是走马看花,而是身心休闲的地方,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诱因,对台港交流的帮助更大。 

  所以,双方交流其实有更多突破、更多往来的机会,而不是只来台湾看故宫、看101大楼。事实上现在已经往更深入的文化旅游方向发展,我期待这样的发展可以带动台湾与香港的政府、还有各种党派,能够有更积极往来的发展机会。 

  邵宗海:台湾也应该更主动学习香港的成功经验 

  我再提供比较具体的意见,我们刚刚讲了半天,都提到了香港当局非常拘谨,其实我觉得我们也扮演了一个香港与台湾之间设障的角色。举个例子来讲,最近台湾的贪渎案非常多,法务部长王清峰在立法院备询时,曾提到台北要有一个廉政公署。廉政公署设立的概念王清峰不是第一个提出来的人,以前在陈履安、王作荣当监察院长时,都有提过这样的想法。我想应该是台湾没有公开到香港取经过吧?假如我们要去取经,为什么不公开一点?现在王清峰说要设立廉政公署,我们可否马上派个考察团到香港去瞭解,能不能直接公开说?香港有很好的地方我们可以去学,但有更多是我们自己没有走出去,这是第一个例子。 

  第二个例子,我觉得香港最好学的东西,是香港的公车行驶。香港的公车绝对不会在行进间突然转换车道超越,除非说前面发生变故,它走得相当规矩,学到英国一套很严谨的法治精神;还有“计程车现象”,你到香港招计程车,如果不在一个适当的上车的地方,计程车绝对不会停下来接客,如果不在一个适当的下车的地方,它也绝对不会停下来放客。台北一直有两大交通公害,一个是公车、一个就是计程车,我觉得研考会也好、交通部也好,应该去学香港的管理措施;取经的时候,不要觉得丢脸,甚至公开请香港专门负责公车、计程车的相关部门人员来台讲课,为什么香港可以做得这么好? 

  第三个例子,叶国华担任董建华的台湾事务顾问时,他负责的香港政策研究所是两岸的学者交流平台。有时学术界交流根本不需要掩饰,实际上这就是学术通往政策的管道;所以叶国华时代以学术上的交流达到政治目的,非常明显。当这样一个学术平台目前没有了,所以台湾与香港之间的学术交流就淡下来了,城市大学郑宇硕好像是目前台湾非常倚重的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者,可是郑宇硕跟台湾学术界的往来好像也没有比以前叶国华时代交往得更深。 

  台湾有社会科学背景的学者,大概有一半会有政治参与,盛治仁就是一个例子,张五岳更不用说,两岸四地如有盛会哪个会不透过他居中联系?所以他们是学者,可是背后也埋设很多政治连接;我认为如果港台学术方面能够接触,就是政治上面的跳板。在学术的交流上,特别是社会科学,可以跟香港慢慢恢复,特别是李教授又在智库里做事,更可以来推动这些事。 

  李彭广:港台关系的发展只能循序渐进 

  我觉得今天的座谈会,大家都很希望港台两地加强交往;大家也晓得过去港台之间一直在历史的背景底下,才走出今天的结果,当然我也很难想像在一夜之间就能改变,大家互相慢慢地一小步、一中步、一大步,逐步建构双方的信心,走得稳一点,未来可能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