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 |
郭益耀:中国崛起成就大 能否复制且存疑 | |
http://www.CRNTT.com 2012-11-30 00:12:51 |
横切面特征剖析 第一是各个层面的问题不可以只局限于所谓“多学科”(multidisciplinary)的“分别表述”方法;而是应该尽可能阐析其间的“内生”关联性,即采用所谓“科际交叉”(interdisciplinary)的研究方法。我特别强调“内生”,因为政治问题离开不了经济问题,也与社会现象紧密牵连。反之亦然。这一点是大家或多或少都可以想像到的,但是问题是如何将其“关联性”具体分析出来。这是很多学者都做不到的事,因为在当今学术高度分工的情况下,很多学者的视野也都越来越发局限于本科的范畴。举一两个浅显例子以资说明。 首先,就中国政府自1981年以来强制实施的“一胎制”而言,外界尤其是西方的政治学者和社会学家显然都视之为集权控制的一个倒影。肯定许许多多海内外的中国人,也难接受这种计划生育政策,视之为有悖孔夫子“上天好生之德”的教言。然而,试问这方面的专家,有几位曾经设想过“一胎制”的简单经济学内涵呢。事实上我也未见过有任何经济学家,曾经做过如下的测算,即三十年来如果不是如此这般地控制人口增长的话,中国能够维持GDP年均增长率高达近乎10%的世界纪录吗?恐怕每年所创造出来的GDP的绝大部分除聊足糊口之外,还得用以支付居所教育医疗等基本生活开支;哪来剩余资金,从事长期的基本经济建设和国防工程呢。 其次,就广为世人所诟病的改革开放之前的人民公社而言,从经济学的侧面来看,其极端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显然代表着强化资本积累,以加速经济发展的制度条件。姑不论其经济实效如何,在许多社会学家看来,这个“一大二公”的组织方式却是应该完全归咎于毛泽东个人的“好大喜功”,不惜破坏传统的家庭制度,以追求共产主义“一步到位”的浪漫主义意识形态。当然,政治学者则或视此为列宁美其名为“民主集中制”的极权控制方式,或直截了当的史达林恐怖主义统治;尤其是进入文化大革命阶段,更是如此,发挥的淋漓尽致。对这类学者而言,看来这种政权,似乎并非“目的不择手段”,而简直就是“为控制而控制”,即将全面制度化无远弗及的党政控制机制(Totalism)作为终极的政策目标本身。勿庸讳言,这是以偏概全的结论。殊不知,“资本积累极大化”的政策必然会导致消费和生活水准受到高度的压抑;并由此衍生出制度化的政治控制,辅以不断的道德游说或曰意识形态的灌输。有人或会认为我搞的是“唯经济观”,但试问当今世界,又有哪个国家的政府不是以发展或稳定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准为依归;只不过是因应工业化阶段高低不同,轻重缓急有所差别而已。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