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为了房子,我们离婚吧

http://www.CRNTT.com   2014-02-26 11:52:07  


 
  为了房子,我们离婚吧

  中国周刊记者 焦东雨

  肖栋和妻子都没有北京户口,他们有一所小房子,即将到来的孩子让他们需要一套大房子,为了以首套房的首付和利率买大房子,他们选择了假离婚。

  朱莉和老公都变成了北京人,但因为丈夫在老家贷款为父母买了套房,而只能以二套房的首付在北京买房,首付六成的压力实在太大,他们也选择了假离婚。

  连遥远的《爱尔兰时报》都注意到了中国大城市离婚率的大增,在北京,2013年前三季度离婚率暴增41%。爱尔兰的观察家们也认为,这是户籍与购房资格捆绑后的产物之一。

  肖栋的故事

  恋爱十年、结婚两年后,肖栋与老婆回到老家悄悄地办了离婚手续。

  2007年时,肖栋贷款在北京买了一套小一居,如今为了要孩子,需要换个大点的房子时,却遭遇了购房政策设置的门槛。肖栋和老婆均非京籍,因为曾经买过一套房子,不能直接购买第二套房子;即使卖掉首套房,因为有过购房贷款记录,再买时的首付仍要按二套房算。

  反覆权衡后,夫妻俩选择了离婚,让名下无房的老婆先买房,等安置妥当,再复婚。

  肖栋夫妻俩来自同一个北方城市,两人都是80后,高中同校读书时就认识了,肖栋大一岁,高一届。后来肖栋考到北京,女生则去了东北一所大学,往返学校坐火车必经北京,肖栋帮忙买火车票、陪着去学校,忙前忙后,最终赢得了女生的爱情。熬过了大学四年的两地恋,2006年女友毕业来京,两人终于在一起了。

  为将来结婚做准备,肖栋在2007年以自己的名义在东五环外买了一套64平方米的房子。那会儿房价还没暴涨,买房子也不限户口。

  肖栋2005年才毕业,没什么积蓄,他买的那套房子单价8000多元,50多万,父母替他出了十多万的三成首付,按揭30年由他来还。那套房子说是64平,套内也就不到50平,但总算在北京安了家。2009年房子交付使用后,在双方父母的催促下,两人结束了十年长跑,于2010年10月回到老家领证、办酒席,步入婚姻的殿堂。

  2012年夫妻俩打算要孩子,但现有房子毕竟小了些,生孩子老人少不了来探望,肯定住不开。两人考虑换套大的,于是筹划着怀上孩子之前,要把房子置换好。

  2011年2月,北京出台“京十五条”,规定符合条件的非京籍家庭限购1套房。肖栋当时并没有注意到这条新闻,不成想,这一政策给他们现在的生活添了一段插曲。

  肖栋毕业当年,工作已经不好找,第一份工作没能解决户口。妻子是外地高校毕业的,同样没有户口。按照现行政策,除非他们卖掉现有房子,才有资格再买。

  卖掉现有房子,首先得把30万的贷款清了;其次还得出去租房子住,在北京生活这几年也置办了不少家当,搬家很麻烦。关键是卖掉房子,再买新房仍要按二套房标准支付首付。首套房首付只用三成,二套房首付则需六成以上,面积稍大点,这期间差距就需要多筹措出现金上百万。夫妻俩一合计,不如离婚来得方便快捷。

  2012年9月,夫妻俩终于看好了一套房子,140平,单价2.4万。夫妻二人手头有30万,找朋友借了20万,从父母那里要了50万,只能凑三成的首付。看好了房子,也凑好了钱,两人找了一个周末急匆匆地赶回了老家。第二天是周一,两人各向单位请了一天假,上午就去了民政局。

  那天是个好天气,肖栋和妻子没有其他心思,只求速战速决,好赶紧下午返回北京,第二天还得上班。

  在民政局的电脑上,肖栋填写了离婚协议。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