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为了房子,我们离婚吧

http://www.CRNTT.com   2014-02-26 11:52:07  


 
  让孩子成为北京人

  中国周刊记者 彭波

  胖子杨魏,1982年出生在保定,父母都是当地铁路局的工人。16岁那年,他来到北京独自打拼,如今已是有房一族。无论生活的现实还是家庭的历史,他都希望通过婚姻改变将来的孩子的身份“外地人”。“没有北京户口,条件再好我都不会接受”。

  为了孩子

  杨魏执意要找京籍女的原因源于他的好哥们铁蛋。

  2012年6月,曾与杨魏一道在前门打拼的铁蛋,来和他告别。此时,铁蛋一家已经在北京打拼十年,妻子在一家超市做收银员,铁蛋在前门干旅游,他们的孩子就出生在北京,离开时孩子正要升中学。

  铁蛋的决定令杨魏很意外,当年一起打拼的艰辛还历历在目,他想不通铁蛋为什么要回到已经陌生的黑龙江老家。

  “不回不行啊,小子想上崇文区的一所重点中学,借读费就要20万,我和你嫂子就攒了那些钱。上了初中,还有高中,一样要花借读费。真到高考那一天,也不能在北京考,不如就现在走”。杨魏知道铁蛋的儿子是个争气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铁蛋回去后,曾给杨魏打过电话,说是过得还行,在给别人开车,就是孩子还没有完全适应老家的学校。

  正是铁蛋的事情,刺激了杨魏要找京籍媳妇。“与其未来因为孩子回保定,不如在结婚的时候就彻底解决掉这个问题”。

  1998年,杨魏开始了自己的北漂生涯。当时他16岁,没有告诉家里任何人,就离开了学校,站在了保定火车站的月台上。

  往南的车去省会石家庄,往北的车去首都北京,“哪个先来我就去哪里”。不知道为什么,杨魏对自己生活了16年的保定全无好感,“简直是烦死了”。结果,去北京的车先到,汽笛一声拉开了他的新生活。

  初来北京时,杨魏谋生的手段就是摆摊卖冰棍和矿泉水,一卖就是两年。夏天的时候从来不租房子,晚上睡在公园里或者路边的椅子上,这样才能在冬天有钱租房子。睡路边的时候,有很多次无良的行人看他在睡觉,就往他身上泼水,或者把他的鞋子扔到房顶上,第二天就只能光着脚卖冰棍。

  直到两年后他才有了一份比较正式的工作,在前门一家饭店做“喊门的”。他也曾离开北京,闯荡过深圳和三亚,给别人搞家装。最后,却又回到北京,去医院做广告投放,直到2007年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包子店。开店的时候,杨魏每天早上5点起床,6点到店里和面,一天差不多要和35斤面粉,蒸40锅花卷、300屉包子,直到晚上七点多才离开包子铺。

  2009年的时候,因为与一个姑娘相恋,杨魏倾尽所有在定福庄买了一套小平米的房子。但没想到,女方最后因为彩礼离开了他。唯一幸运的是,他在北京有了自己的窝。现在的杨魏,已经盘出当年的包子铺,在一家网络公司做活动策划。

  “好大的风啊,回想起很多年前一个人路宿街头的时候,无数个这样的天气都是在马路上、公园里和医院候诊室渡过的……如今好了,有自己的家,天冷的时候可以躲在被窝里。”在北京的一次大风降温时,杨魏发了一条这样的微博。不仅如此,现在他还可以刷卡在香港购买奢侈品,在烟花三月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扬州行。所以,他坚决不允许自己找一个外地女孩,再为了孩子回到自己“烦死了”的小城保定。

  14年前,杨魏没那么现实。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