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个人恐怖犯罪进入高发期

http://www.CRNTT.com   2014-07-21 11:28:39  


 
防范要更科学更有效

  《新民周刊》:除了个人恐怖犯罪,我们的公共安全还面临着恐怖袭击的威胁,比如昆明火车站恐怖袭击事件。

  滕五晓:是的,恐怖袭击比以前要严峻,5年前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时还只是一个分析,那时候并不多发,对大众来说比较远。但现在已经实实在在走到公众身边。

  《新民周刊》:在这种双重挑战下,公共安全尤其是公交领域如何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一直不乏讨论与建议,5年前,你就提了很多建议,但很多建议、忠告在实施中并未得到很好的采纳,老的问题依然存在。

  滕五晓:我们国家这几年其实已经加强了社会安全管理,但要意识到不可能立竿见影,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要建立长效机制。

  恐怖袭击有一个大的环境因素,比如国际背景,可以预料,恐怖袭击,即便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它仍然不会善罢甘休,还会加剧。

  毫无疑问,要加强打击,公共安全管理必须更全面细化,做好预防、打击。反恐需要全面,需要全民参与,我注意到最近不少地区发动民众提供涉恐线索,进行奖励,要知道恐怖袭击尽管采用很多高新技术,但任然会留下蛛丝马迹,公共领域的所有参与者都要有反恐的意识。

  《新民周刊》:情报系统的建立也很关键。

  滕五晓:是的。当然,还要提高恐怖袭击发生后的快速反应能力,现在全国的巡警配枪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武装力量是必须要有的,这不仅是为了震慑,更重要的是,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可以迅速制服,避免更大伤亡。

  《新民周刊》:除了配枪,一些地区还采取了菜刀实名制、禁售散装汽油,这对公共安全到底会有多大的作用?

  滕五晓:对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当然要控制,现在很多危险物品在网上就可以轻易买到。但如果仅仅是针对恐怖犯罪或者恐怖袭击,这样的措施可能作用并不明显,刀是很容易得手的,根本不是问题,自己都可以去制造。我们要研究怎么在防范的方法上更科学、有效。

  我们现在已经将恐怖袭击上升到国家安全的层面,构建反恐网络,但是我们仍然面临个人恐怖性质犯罪的压力,社会矛盾高发,不是毫无应对的办法。要分析哪些矛盾可以避免,可以减轻,对公共安全管理,应该采取措施把风险降下来、危害降下来、频率降下来。

  刚才谈了很多控制,目的是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会有很好的处置,而现在谈的是,把发生突发事件的风险频率降低,比如,民众和政府的矛盾为何会发生?有些问题是没法解决,比如民众的无理要求,有些问题是政府处置矛盾的方法简单粗暴导致,如果源头不解决,问题还会多发。

  个人之间的纠纷,法律可以解决的不解决,政府可以解决的,没有得到解决,问题就会激化。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