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亚洲经济一体化需四大互联互通

http://www.CRNTT.com   2014-09-01 09:22:11  


 
  第二,能源“互联互通”。当前,亚洲面临着能源发展困局:能源市场分散,基础设施老化,各国能源政策缺乏透明度,缺乏能源定价权等等。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快亚洲能源合作,实现“能源一体化”,创造一个更加一体化、相互联系和竞争的市场以及能源合作机制。建立地区共享能源储备,建立面向未来的包括天然气管道建设、供电网络建设、新能源网络建设在内的亚洲能源基础设施蓝图,加快发展新能源,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发展高压输电和智能电网,同时设立非传统能源发展基金,制定统一标准,并提供项目债券、风险资本或PPP等方式的融资框架等等。

  第三,金融“互联互通”。当前亚洲各国之间的金融合作整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深化。未来须各国共同努力推动金融和资本市场的相互开放,大力推进金融创新,加快本币结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亚洲各国双边或多边货币互换,适度扩大双边货币互换的范围。各国可以加大相互之间在海外兼并、海外市场拓展、技术升级、资源能源收购、知识产权等项目的重点支持,加强外储资产的相互投资。特别是正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应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通过贸易融资渠道,通过不断的对外投资提高用人民币支付结算的比例,加快人民币清算网络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带动人民币“走出去”。另一方面,将有助于打造亚洲货币稳定体系、亚洲信用体系和亚洲投融资合作体系,来促进本地区金融稳定和亚洲整体金融资源的整合效率。

  第四,贸易投资“互联互通”。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多边贸易体系建设迟滞的宏观背景下,进一步整合现有FTA自由贸易协定贸易资源,促进贸易投资一体化是亚洲经贸融合的关键。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统计,截至2013年,亚洲地区的FTA从2002年的36个增至109个,另有148个自由贸易协定正在谈判之中,两者相加达到257个,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区FTA发展势头,占到整个区域贸易的70%以上。美国提出TPP合作之后,原来的以东盟为中心的“10+3”、“10+6”合作框架也受到冲击。只有推动APEC回归作为地区经济一体化平台的功能,才能逐步重新凝聚共识,推动亚太合作迈向深入。

  在规制融合与协调领域,中国应倡导根据国际标准参与制定本地区的统一技术框架与标准体系;在重点行业制定和落实相互认可安排,实施技术性规章制定和执行的最佳范例;支持协调APEC成员的关税名录体系,尝试统一并更新现有的诸多自贸区原产地规则;促进APEC成员相关法律法规信息的透明度和共享性。目前,APEC贸易部长会议已经批准了《促进亚太地区全球价值链发展战略蓝图》和《全球价值链中的APEC贸易增加值核算战略框架》,并通过《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倡议》、《建立APEC供应链联盟倡议》,同意推动建设亚太绿色供应链网络,这将大大提升亚太地区贸易便利化水平和“互联互通”,进而真正推动亚洲新一轮增长的到来。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