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中评智库:叙事学与中美贸易争端

http://www.CRNTT.com   2022-04-09 00:02:40  


 
  立场研究也受到功能学派关注。Ochs等(1996)提出,语言可以建构社会文化,立场是社会行为和社会身份的核心意义成分,也是建构社会行为和身份的基本语言资源,在言语交际中占有特别的功能和地位;话语立场功能包含时空位置、社会身份、社会行为、言谈活动四个维度。Hyland(1998,2005,2016)指出元话语是学术语篇立场建构的主要资源,同时将立场元话语分为模糊限制语、程度强调词、情感标记语以及作者自指标记词。评价理论(Hunston & Thompson,2000;Martin,2000;Martin & White,2005)认为,作者立场由态度、介入和级差三个子系统构成,态度系统与情感意义协同,介入系统与知识立场意义协同,级差系统在评价的聚焦和语势上外现为程度强调词。Berman(2002)提出,道义情态受社会制约,是交际主体对话题采取判断性、规定性或评价性的观点。Gruber(2015,2018)指出,政治话语通常使用批评、表扬、责备、计划、要求、威胁、警告、承诺言语行为来建构政客和对手的身份及立场,维护政治利益、实现政治目的。其政治话语言语行为功能单元分类实际上成为了政治文本道义立场言语行为分析可资利用的工具。总的来说,上述研究强调了立场功能,弥补了语料库立场研究重描述、轻理论解释的不足;其对立场标记语较为详尽的讨论为国家立场评判的元语用指示语分类提供了重要参考。

  互动语言学从互动视角出发,提出了包含定位、评判、结盟三元素的“立场三角”模型(Du Bois,2007),强调立场建构是社会行为人在会话中通过外部交际手段实现的公开社会行为,在任何社会文化维度下,主体通过公开的言语行为评估客体,行为主体进行自我定位的同时与另一主体达成立场结盟。该模型清楚表明主体如何通过定位和评判建构与另一主体的结盟,为考察贸易纠纷话语的国家立场建构提供了主体框架。

  国家立场研究可以从语用视角出发,融合三大学派主要观点和方法建构综合分析框架,将立场研究宏观讨论与国家话语微观文本分析相结合,揭示贸易纠纷话语(道义)立场建构的语用特征及语用功能。

  二、元语用立场分析框架

  本研究建构的国家立场之元语用分析框架主要包括主体分析框架和具体分析策略两个部分。框架建构借鉴了现有立场分析,同时考虑了国家话语立场自身的独特性。首先,国家立场建构意在宣示主权、消除冲突,与目前国内外学术语篇为主的立场研究采用立场语义标注方法进行静态文本考察应有所区别。其次,国家立场符号侧重于通过引导他者语用认同以实现语用意图,其立场评判应在借鉴语义立场标记的基础上从语义向语用靠拢。主体框架包括国家立场定位、国家立场评判、国家立场结盟三部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