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论坛
2007年5月号,总第113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建设和谐周边的内涵与意义

  应该将“地区主义”作为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战略理念。以目前东亚区域合作的现状来看,应该说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框架应是以东盟、中国、日本、韩国为基本成员更具现实性。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应该本着“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开放包容、面向世界”的原则,积极推进中日、中日韩、十加三合作,共同努力推进东亚合作机制的新进展,才是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坦途。我们一定要以和平发展的战略理念,积极构建东亚的合作机制,并以这种机制作为表达和谐世界理念的载体。
  
  日本构建亚太“价值观联盟”牵制中国持续发展的影响力
  
  迄今为止,中日战略共识与战略分歧并存,两国关系前景充满不确定性。日本仍采取合作与防范并举的对华战略。

  从地缘经济的角度来看,日本有试图以“东亚EPA”拓展东亚乃至亚太市场、积极主导东亚经合进程的战略目的。日本希望通过缔结“东亚EPA”,利用资金、技术、市场领域的优势,推动日本继续走向经济复苏和繁荣,恢复日本昔日“雁行战略”的辉煌。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既给日本经济复苏带来一定机遇,也滋生了日本国内的“中国威胁论”。

  从政治动因来看,日本试图以“东亚EPA”及其“价值观”等政治“构件”,与中国争夺东亚区域合作的主导权。当中国与东盟进入FTA实质性谈判后,日本也推出“东亚EPA”。日本在《东亚共同体构想的现状、背景和日本的国家战略》(二○○五年八月)的政策建议报告中提出,将“东亚共同体”定位为以“自由、民主、人权”等普遍价值为基础、实现东亚地区的“和平、繁荣、进步”,并且具有“开放性、透明性、包容性”理念,可以灵活参加的共同体框架组织。日本期望成员国选择范围应该超越东亚范围,接纳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等“相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同构建“东亚EPA”。同时,该报告还明确指出:日本要推动“自由、民主、人权”在共同体中的实现,阻止共同体未来可能成为所谓“专制、压迫或国家霸权的秩序”。其以所谓西方价值观主导、割裂东亚合作,是有悖于东亚“洲情”的,也是非建设性的。

  可见,日本在区域合作方面,尚且缺乏正确的平衡心态和理性的战略理念。日本应该继续促进去年十月安倍访华取得的成果,增进战略共识与合作新机遇,维护中日关系出现的良好势头。 
  
  推动中日全方位“战略互惠”合作
 
  安倍访华成为消除中日“政治障碍”,走出“政冷”的良好开端。中日构筑“战略互惠关系”的共识,使双方“政治”和“经济”两个车轮同时运转起来,中日加强了政治、经济、人员往来和东亚区域合作等各领域的全方位互动与合作,逐步走出“政冷经热”的局面。

  首先,以能源、环保等领域为重点,不断深化中日互利合作。

  其次,在经济领域推进中日全面对话、磋商和官民对话。

  第三,在文化交流、历史研究、人员往来等方面,中日正在通过一系列沟通、瞭解和交流活动,重塑两国新型关系。

  第四,通过中日安全对话和防务交流增进安全领域互信。

  我们应该看到,中日双方确立的“战略互惠关系”刚刚起步,尚处于共同探讨阶段。日方未能从战略高度全面审视中日关系的全局,在理解和解释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方面,存在局限于环境等领域的片面性和狭隘性。确切地说,中日尚需为全面提升‘战略互惠关系“而不懈努力。
  
  拓展和深化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中日现在刚刚站在“战略互惠”的起跑线上,两国尚需巩固“消除政治障碍”的成果,共同维护目前这来之不易的战略机遇期。

  首先,在历史问题方面,我们既要抵制日本保守势力否认侵略历史的错误历史观,又要积极推动中日关系的良性发展。

  其次,通过中日磋商解决“东海问题”。
  
  努力扩大中日战略共识
 
  要以“和谐世界”理念,发展中日关系。在对日关系上,要认真分析日本及国民的特性,防止右翼势力利用日本国民感情制造反华舆论。同时,要看到安倍访华背后要求改善中日关系的舆论及民间社会力量,掌握对日宣传的“话语权”。通过不断改善中日舆论氛围,形成政治关系与民间交流的良性互动,营造有利于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发展的舆论环境。另外,中日可以就东亚经济一体化、地区安全和国际问题进行战略对话,处理好中美日三边关系,推动中日战略和解与合作“双赢”。
  
  胡仕胜:应倡导共同享有发展观
  
  “结构性矛盾”也就意味着“难以化解的矛盾”。比如中国和印度有没有结构性矛盾,领土问题是不是“结构性矛盾”?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