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恢复以来,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两国关系总体上是好的,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虽然其间也在「反霸条款」、历史、台湾、钓鱼岛、经贸、日本军事力量发展等问题上出现过种种摩擦,但通常都能较快地得到解决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化解。到八十年代,根据民意调查,两国人民的相互好感曾达到最高点。中日之间摩擦不断增加的趋势是从九十年代初开始的,至九五、九六年,因历史、台湾、中国核试验、美日军事同盟、钓鱼岛等问题双方摩擦一度达到历史高点,但到九六年底则「雨过天晴」。此后两国关系又在曲折中向前发展。我曾将九十年代的中日关系发展曲线概括为「两头较好,中间较差,曲折向上」。但从二○○二年起,由于小泉首相坚持参拜靖国神社,中方决定停止两国首脑互访,两国在历史问题上形成僵局,再加上在台湾等问题上的摩擦加剧,两国关系出现了日益恶化的状况。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看到,导致两国关系发生摩擦以及近年来不断恶化的直接原因很多,其中历史认识问题是最突出的一点。此外,还有台湾问题、领士和海洋权益争议、日美同盟问题等。但这些问题在双方建交时就存在,为什么当时双方可以建交,两国关系还曾有长足的发展,而现在却全部突显出来了呢?
最近有一种分析,指出了中日关系恶化的四点主要原因,一是日本的历史认问题,二是日本的对台政策问题,三是日本社会的保守化,四是日本不愿看到中国崛起。这是将直接原因与深层原因结合起来的一种分析,显然是较为深刻的。但这又带来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美国在后三者上比日本有过之而无不及,中美关系却能在近年来保持基本稳定发展的状况呢(鲍威尔在前两年还对中美关系给予了更高的评价)?这就需要我们对中日关系恶化的原因做更深入的探讨。
我认为,十多年来,中日关系摩擦不断加剧,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其主要是:一、冷战格局的结束与苏联解体,美国对华政策的改变。二、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上升和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衰退与停滞。三、两国老一代领导人退出历史舞台和日本进入「国家转型」期。【八】四、中日两强并立的局面开始在东亚出现;两国民族主义明显上升。五、台独势力的膨胀与台湾问题的突显。六、现代传媒工具对摩擦的推波助澜与放大效应。
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冷战的终结和中日关系在历史上首次出现「强强关系」的特征。对此重大变化及其带来的深刻影响,中日两国都准备不足,认识滞后,缺少解决新形势下争议的有效办法,致使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严重的不适期和摩擦高发期。在此情况下,双方友好气氛日益下降,冲突加剧,相互间的战略猜疑不断加深。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两国关系先是从友好合作为主、摩擦竞争为辅发展到两者并存,又在进入廿一世纪后逐步形成后者开始超过前的局面。而其中最突出的则是双方政治安全关系的日益恶他。
全面、深刻地认识两国关系变化的原因,有助于从战略的高度而非仅仅从具体摩擦来看待中日关系,有助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实际出发解决好两国关系的相互定位问题。大思路清晰了,许多具体问题就比较容易得到解决或控制。近年来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中印关系的明显改善,以及二○○五年两岸关系新形势的出现,都表明了这样的一个深刻的道理。
关于两国的共同战略利益
寻求双方的共同战略利益并使之不断得到加强,对于发展长期友好合作的中日关系至关重要。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四点来认识:
第一,从中美三角关系来看。
冷战后期,中美苏大三角关系曾对世界及亚太格局发生重大影响。当时由于中美关系、中苏关系都明显好于美苏关系,中国处于十分有利的战略地位。当时的中美日关系虽然处于次要的地位,但却呈现相对平衡、稳定、良性互动的状态。
冷战结束后,中美日三边关系的重要性迅速上升,取代中美苏关系,成为支配亚太形势的首要因素;但其形态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失衡、波动开始成为主要特征。其中,美日关系一度摩擦加剧,后经调整,同盟关系重新到加强,近年来则出现了美国极力推动日本发挥更大作用和日本全面追随美国的局面;中美关系一度起伏不断,「九一一」后,合作逐步加强,发展相对稳定、良好,但双方在台湾、人权等问题上的分歧仍严重存在;中日关系在经过较长时间的曲折发展后出现了日益恶化的状况。
中美日之间这样一种相当不稳定、不平衡的关系,对美国较为有利,却不利于中日两国,亦不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即使是在旧的历史条件下,大国关系的相对稳定平衡也有利于地区的稳定,何况在全球化的时代。当前,随着相互依存度的明显上升和发生对抗可能性的显着下降,大国关系的平衡稳定、良性互动已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应成为建立新的国际秩序的努力方向。
在中美日关系中,对于中国来说,最不愿看到的是出现美日联手对华的状况。对于日本来说,在走向「正常国家」并在外交上争取较多独立性的过程中,把自己完全与美国拴在一起而与中国严重对立,只能是南辕北辙。对于美国来说,虽然乐见日本追随、甚至中日相争不已,却也不愿看到中日关系走向对抗和日本在亚洲处于孤立状态,因为这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把日美关系和日中关系视日本对外关系不可或缺的两个轮子,曾是日本一些有远见的政治家的愿望,他们为此做出过不懈的努力。但近年来,联美制华,「脱亚入美」,却日益成为日本一些短视政治家的信条,其结果是使日本的对外政策严重失衡,日本与中国及许多亚洲国家的关系陷入了严重困境。在中国,也有一些人认为,中国关系是关键,中美关系好了,中日关系问题就不大,因为日本总是要跟美国跑的。这种看法亦缺乏远见。事实上,在对华关系上日本是曾经发挥过独特作用的,而并非完全跟着美国跑。日本不愿美国反对与中国恢复邦交、带头解除「六四」后西方的对华全面制裁、率先与中国就中国加入WTO达成协议等,即是重要的先例。
总之,答案只能是一个,就是要努力争取建立一种稳定、合作、相对平衡的中美日关系,而不是中日都依赖美国、或者美日联手制华的关系。这符合中日两国的根本利益。当前,尽快改善严重恶化的中日关系,将是朝着这一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