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不单是日中两国,国际社会对安倍的访华都作出正面的评价。美国总统布什作出了「对安倍首相访问中韩两国感到振奋」﹝is encouraged﹞的评价,而亚洲各国也发出了正面的评价。
尽管这次的安倍访华,得到日中两国以及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但今后的日中关系并非一帆风顺。两国首脑终于可以举行会谈这一点上,日中关系只可说是站到了起步点上。日中关系仍处于脆弱的阶段,双方的有关人士还得透过积极及主动的姿态及具体的努力,将日中关系带向更高层次,以免让它再走回头路。
但是对这一点,部分中国的相关人士及专家似乎仍有犹豫及慎重的态度,笔者对此有所忧虑。
早前,笔者造访了北京、上海等地。和中国政府有关人士和学者,就日中关系交换了意见。我听到了中方一致欢迎安倍首相的访华及日中关系得以改善的声音。诚然,这表明了中国政府,一向重视对日关系及希望改善日中关系的当然反应。
但是,笔者也同时强烈感到在中国,安倍首相访华之深远意义未必会正确地及全面地被理解。安倍首相的访华在日本被说成是「令人意外的访华」,也许由于安倍首相及日本方面的政策转变来得非常急速及大胆,以致中方的一部分有关人士追不上这种转变。其次,中国学者之中,亦有人指摘安倍首相过去所展示的历史认识和对华姿态,并指出这次决定访华只不过是要为06年秋天的补选,及07年参议院选举铺路而作的权宜之计罢了。有些人还担心一旦参议院选举过后,国内政治基础得以巩固的话,安倍首相就会重新返回强硬的对华路线。当安倍首相当选为自民党总裁后的9月2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要「听其言,观其行」的慎重姿态,使人感到交错着期待和警惕的「对安倍首相观点」,至今在中国仍然根深蒂固。
另一方面,即使在日本,安倍访华的意义亦未必是得到正确理解的。在日本,由于从权力斗争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的对日政策的做法横行,在安倍首相没有明确表示不参拜靖国神社之下,而胡锦涛国家主席决定接受其访华,也被有些专家从权力斗争的角度去解读 。对此有人就强调去年9月前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党中央政治局前委员)因贪污下台一事,说是胡在和「反日的江泽民派」之间的权力斗争,胜了一仗,可以贯彻自己的政策路线。如果站在这样的角度的话,那么对历史问题介怀的中国政府的对日态度, 应将要彻底还原到江泽民的个人因素上, 而胡锦涛国家主席接受安倍访华的这一重要决定,也会成为「江泽民路线抑或脱离江泽民路线」这样一种单纯而且肤浅的图式。
尽管这次安倍首相访华具有把日中关系带往新阶段的重要历史意义,但在日中两国国内,对其意义未能正确及全面地理解,是一件令人极之遗憾的事。因此,笔者试图纯粹从个人的立场,就今次安倍首相访华的意义作一评论。
安倍首相访华的重点
在今次安倍首相访华的日中首脑会谈后,以「中日联合新闻公报」的形式,发表了官式文件。这是自从1998年江泽民国家主席访日以来首次日中首脑之间发表的官式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