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联合新闻公报」中,双方一致认为应该实现中国首脑访日和在国际会议的场合,两国领导人进行频密的会谈;双方推动共同历史研究、防卫交流等具有前瞻性的、范围广阔的合作和交流。
本人认为以下3点尤其重要。
(1)建立战略性的互惠关系
在「联合新闻公报」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日中两国的领导人同意共同努力把日中关系推向更高层次,努力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把一向以来的日中关系框架作出一大转变,是在预言一个令新的日中关系时代的来临。这是日本方面首次将日中关系规定为「战略关系」。这正如实地表示了日本的对华政策新思维。
是否将日中关系以「战略」这一词汇来形容的争论,是日中之间这十年来的一个悬案。中国在开展其大国外交之中,于1996年宣布和俄罗斯的关系是「战略性的协调伙伴」。1997年江泽民国家主席访问美国时和克林顿总统之间,同意以「建设性的战略伙伴」为目标。虽然现在的布殊政权避免将中美关系表现为「战略性伙伴」或「战略性关系」字眼,但2006年4月胡锦涛国家主席访美时,正如布殊总统亲自提及的「中美两国之间有很多共同的『战略利益』」,可以说中美两国对中美之间的战略关系的认识是有默契的。
可是,在1998年江泽民国家主席访日时所发表的「中日联合宣言」中,只形容两国是「和平及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当时日中之间并没有使用「战略」的字眼。中国现在正寻求一个多极化的国际社会,她在1998年时,并没有把日本放在与美、俄同等地位的大国看待。
再者,据说日本以往亦只把「战略关系」适用于像美国这样的有共同价值观的同盟国关系上。由于两国政治体制的迥异,对于将日中关系置于「战略关系」一事上,亦有认为需要慎重考虑的意见。
及后,中国相继发表和东盟(ASEAN)、欧盟(EU)、加拿大、巴基斯坦、印度等国是「战略伙伴」,则由2000年前后开始,对日本也开始提及「从战略高度重视日中关系」,尤其是胡锦涛就任国家主席之后,「战略性地」重视日本的态度就更为明显。现时日中之间最重要的沟通渠道日中外交次官级对话﹝日方代表为谷内外务事务次官、中方则为戴秉国外交部常务副部长﹞,日方称之为「综合政策对话」,中方则称之为「战略对话」的这一情况,可以说是象征着日中之间对「战略」一词的各自想法。
这次日中双方达成共识的「战略互惠关系」上,可以视之为包含了空间及时间的二个概念。有关前者,现时的日中关系,除了要处理历史问题、东海问题等二国之间的问题外,还要谋求在政治、经济、安全保障等很多的范畴里,包括地区性和国际性的问题上也要合作。安倍首相曾就「战略互惠关系」指出,「这就是要建立一个立足于共同利益上的互惠关系」,也是就北韩发展核武及导弹、联合国改革、东亚地区合作、能源、环保合作等问题交换意见,找出共同目标的一种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