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 
《小燕子》唱起地,不只是“钢的城”
http://www.CRNTT.com   2023-03-31 09:59:47


 
  诗因景而灵秀,景因诗而名重。一首《渔父词》曾引发湖北黄石和浙江湖州对“西塞山”之归属旷日持久的论战。时至今日,相关考据仍在进行。其实,较真背后,体现的是人们对诗人灵思妙想的感佩,对诗歌中恬静生活的向往。诗人们留给黄石的,不仅是长久的文化记忆,也是美丽的乡愁,是生态的意象,更是磁石般的吸引力,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绵绵动力。

  回望历史,她曾支撑起楚地的两度辉煌——“红火紫烟”厚植的城市底蕴

  江南处处山水如画,好山好水不足为奇,黄石凭什么“独一无二”?回望黄石历史,或许可以找到另一个答案。

  作为一座工业城市,黄石历史并不久远。黄石市文联副主席刘远芳介绍,新中国成立前,这里还只是两个集镇:黄石港、石灰窑。由于工厂矿山密集,1949年5月这里和平解放后,经中共中央华中局批准,在石灰窑设立工业特区。1950年7月,经中南军政委员会行政会议研究决定,石灰窑、黄石港合并设市,定名“黄石”,成为湖北省第一个省辖地级市。

  但是,追溯黄石的矿冶文化,却有着十分悠久的辉煌历史。

  “牙刷草,开紫花,哪里有铜哪里就有它。”黄石大冶铜绿山上流传着这样的民谣。“牙刷草”也叫铜草花,花开之时状如牙刷。这种花在含铜量0.3%—0.5%的土壤生长最好,所以有铜矿的地方就长着这种花。铜绿山上遍地铜草花,铜草花间,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博物馆跃然眼前。

  走进400多平方米的展厅,俯身看去,脚下竟是一座密如蛛网的“地下迷宫”。竖井、斜井、盲井以及平巷纵横交错,层层叠压,或以木桩支撑,或以隼框架护。当地文史专家吴宏堂介绍,这是距今2700多年前春秋时期的地下采矿遗址,从3500年前商代中期至西汉时期,这里开采和冶炼铜矿历时一千多年。

  纵观整个湖北发展史,曾有过数次领先于全国的时期。第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八百年,一度雄踞南方,称霸诸侯,楚庄王甚至饮马黄河、问鼎中原,自称“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