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清明近,思源黄帝陵
http://www.CRNTT.com   2023-03-31 12:33:56


 

  1986年,桥山古柏遭遇严重虫害,1300多亩林地遭到数百万条明纹侧柏松毛虫侵害,约400亩柏林枝叶变黄。病害面积太大,发现得又晚,如果不及时捕杀,损失无法估量;在寻常方法难以奏效的情况下,黄陵全县人民义务上山捉虫,20多天内共捕捉毛虫1.23万公斤,约800万条,全部挖坑深埋,保住了千年古柏群。

  早在1961年,国务院将黄帝陵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列“古墓葬第一号”,开始对轩辕庙和黄帝陵进行整体的景观设计和大规模的整修工程。迄今为止,黄帝陵完成了多轮保护性整修、扩建,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是由张锦秋设计,在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捐资下修建的占地4万平方米的祭祀大院。

  站在大院广场上,西侧的“闻天”大鼓有响彻九州大地之势,东侧的“龙魂”大钟高3.8米,重约12吨,庄重凝练,博大精深;广场北端的祭祀大殿是由36根石柱合围而成的方形空间,中央是黄帝的巨型石刻浮雕像,屋顶有直径14米的圆形天光。大殿整体呈“天圆地方”之感,也寓意黄帝之功绩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

  如今,每年的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就是在祭祀大院举行。自2006年祭祀黄帝陵典礼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祭祀程序更加严格,祭祀规模更加庄严隆重。

  癸卯(2023)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将于4月5日举行。“过去三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深怀桑梓之情、心系黄帝陵的境外同胞无法亲临祭祀现场,今年我们将突出邀请身在异国他乡的中华儿女前来寻根祭祖,现场感受公祭典礼所传递的浓厚民族情感。”黄帝陵文化园区党工委副书记冯浩斌介绍说,“今年无法亲临祭祀现场的中华儿女,可在‘网上祭祖’板块通过电脑、手机在线进行虚拟点烛、献花等,祭拜人文初祖。”

  九州同祭 华夏寻根

  “谁非炎黄之子孙,九天忍令呼无门。”祖籍广东、生于台湾彰化的晚清著名爱国诗人丘逢甲,被梁启超称为“诗界革命一巨子”。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台湾被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割让给日本。面对外辱,丘逢甲曾带领义军力战日寇,并写下了“拒倭守土”的血书,表达誓死复台之志。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