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当前台湾地区渔业发展瓶颈及两岸合作途径探析
http://www.CRNTT.com   2024-01-07 00:41:04


表1:台湾已参与的区域性国际渔业管理组织
  中评社╱题:当前台湾地区渔业发展瓶颈及两岸合作途径探析 作者:王子旗(北京),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

  【摘要】渔业为台湾地区农业重要组成,对保障粮食供给、促进农渔民增收、保护生态环境及拓展国际影响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因民进党当局施政无能、政策短视,导致渔业发展困境日益凸出,产业转型挑战重重,涉外纠纷增多,地缘政治风险增大。两岸渔业合作行之有年,现因政治因素停滞不前,制度化协商中断,协议落实打折扣,对两岸经贸合作及两岸关系发展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两岸宜加强民间交流沟通,探索合作新路,持续深化两岸渔业合作。

  台湾地区的气候介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带之间,北回归线以北为副热带季风气候、以南为热带季风气候,四面环海,海洋生态多样,有利于渔业发展,为台湾地区粮食供给提供重要保障。2016年民进党上台以来,台湾渔业发展困境日益凸出,两岸渔业合作遭受重创。本文在梳理民进党当局渔业政策基础上,分析台湾地区渔业发展困境及其发展制约因素,并就持续推进两岸渔业合作提出建议,以期为全面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探索新路。

  一、民进党当局渔业政策框架

  民进党当局渔业政策以牟取长期执政为根本目的,推动渔业“立法”强化管控,提升产业竞争力固选票,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以提升影响力。同时,成立海洋事务主管机关,与渔业事务主管部门、经济事务主管部门、涉外事务主管部门等加强合作,共同出台及落实渔业政策。

  其一,加大藉“立法”赋权管理力度。一是加强对远洋渔业规范化管理。2016年制定“远洋渔业条例”、修订“投资经营非台籍渔船管理条例”“渔业法”部分条文,严惩侵犯劳工权益和未经许可从事远洋捕捞等行为。据台湾渔业主管部门统计,2017至2020年间,因触犯“远洋渔业条例”被处分共520笔,总罚款达3.4亿元(新台币,下同),共303艘台籍远洋渔船被罚,约占台籍远洋渔船总数的三成,引发渔民强烈不满。从事远洋捕捞的渔民认为罚款过重,且执法单位在执法时不分轻重,甚至存在“钓鱼执法”行为,使其遭受重大损失①。二是扩充海巡部门“执法”许可权。2023年5月通过“海岸巡防机关器械使用条例修正案”,增大枪、炮等器械使用弹性,强化海上“违规”查核作业成效②。台湾海巡事务主管部门与渔业事务主管部门共同执行“沿近海渔业管理执法合作项目”等计画,共同打击违规捕鱼行为。三是强化海洋渔业生态系统管理。2023年5月通过“海洋污染防治法修正案”及“海洋产业发展条例”,进一步赋予台湾当局海洋事务部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管理职能,统筹海洋产业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③。

  其二,提升渔业竞争力。一是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及低碳转型。实施养殖登录自主管理制度,推行产销履历水产品、台湾优良水产品及有机水产品等产品验证制度,加强查验及溯源管理。举办“迈向农业净零排放策略大会”,推动建立海洋渔业与养殖渔业碳汇监测、报告、验证(MRV)机制。实施“渔电共生政策”,不影响渔业生产前提下,兼顾发展绿能设施,但亦发生破坏鱼塘、“假养鱼真卖电”等问题。二是完善渔业基础设施及产销体系。强化前镇渔港等重点渔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休闲渔业;计画在台南将军港、高雄兴达港及屏东东港盐埔建立区域性冷链物流中心,并在岛内各县市渔会建立或更新冷冻、制冰设施及加工设备,优化水产品冷链物流及交易体系,拓展内外销市场,协助业者解决冷链保存与产销问题。三是落实渔业资源养护。执行“沿近海渔业种苗放流”计画,清除礁区废弃渔网,建立“水产动植物繁殖保育区”,完善水产来源追踪机制,持续推动奖励休渔措施。四是发展观赏鱼产业。2016年11月公布“外销观赏水生动物养殖场及中转场登录管理作业要点”,建立登录管理及疾病监测机制,协助观赏鱼业者出口外销。据台湾渔业主管部门统计,2022年台湾地区观赏水族活体产值为13.44亿元,加计饲料、水族维生系统、照明等周边产业,总产值达49.86亿元;观赏鱼活体外销出口值达945.8万美元。五是加强汛期前渔业准备,推广养殖保险,给予渔业灾害救助资金,提升渔业灾害应变能力。六是培养渔业人才。强化渔船船员训练,提升船员素质;与高雄科技大学合作推动渔业公费专班,定向培养渔业专才;在台湾海洋大学附属基隆海事高级中等学校等9所海事水产职校持续办理“奖励高级中等学校学生从农辅导方案”,鼓励高中生进行海洋渔捞及水产养殖职业生涯探索体验;遴选百大青农标杆(渔业类)(简称“百大渔青”),给予专项辅导,培养青年渔民。

  其三,扩大国际合作。一是积极参与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RFMOs)及相关会议,瞭解全球渔业资源状况并参与相关规则及措施制定,争取每年约27万吨渔获配额,提升话语权(见表1)。如2019年7月台湾地区以“中华台北”名称及“捕鱼实体”身份加入南印度洋渔业协定(SIOFA)。积极参与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RFMOs)组织的各类渔业资源评估等相关指标分析工作,游说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RFMOs)将台湾渔业科研成果纳入重要鱼类资源评估的科学数据。二是另参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渔业委员会(COFI)、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海洋与渔业工作小组(OFWG)会议及粮食安全相关论坛联席会议,对外积极发声。2023年8月,民进党当局派代表团参加APEC第21届海洋与渔业工作小组会议(OFWG),展示海洋废弃物治理及打击非法捕鱼等成果,并与智利、秘鲁、新西兰及美国等积极交流对话。三是通过已有机制平台与美国、欧盟、日本、菲律宾、越南等相关国家加强渔业交流与争议磋商,并与重点捕鱼海域沿岸国家(地区)签署远洋捕捞领域合作协议,以南太平洋地区为主,辐射西印度洋及南大西洋(见表2)。欧盟于2015年10月将台湾地区列为打击非法、未报告、不受规范(IUU)渔捞不合作国家(地区)黄牌警告名单后,台湾当局从“法律架构”、“监测、管控及监督(MCS)措施”、“渔产品可追溯性”及“对外合作”四大面向着手改善,于2019年6月被移出黄牌名单,并设立“台欧合作打击IUU渔捞工作小组”加强交流。

  二、当前台湾地区渔业发展困境

  2016年民进党上台后,台湾地区渔业发展环境日趋恶化,高成本、外销难、纠纷多、缺保障等困境交织迭加,严重制约渔业可持续发展。

  (一)规模小、成本高

  据台湾渔业事务主管部门统计,台湾渔业产量在2007年达到150.37万吨最高点后,整体呈现持续下降态势,2022年仅有87.47万吨;产值在2012年达1074.15亿元最高点后,整体亦呈现衰减态势,2022年为820.1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约14.58%,较2016年下降约两个百分点(图1)。其中,远洋捕捞业产值约354.99亿元,占比约43.28%最多,以鲔延绳钓为主,大部分渔获在海外渔业基地港口卸货转销日本、美国等地。中西太平洋是全球金枪鱼、旗鱼最多的洋区,目前台湾渔船多以支付高额“入场费”进入洋区岛国的专属经济区作业为主,部分国家更要求台商在当地设厂、提供就业岗位④。内陆养殖业产值289.05亿元次之,约占渔业产值的35.24%。其中咸水鱼塭养殖154.57亿元,以虱目鱼、文蛤、白虾、石斑、草虾等为主;淡水鱼塭养殖119.97亿元,以吴郭鱼(罗非鱼)、虱目鱼、长脚大虾、蚬、鳗鱼等为主。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水产饲料所需大宗产品玉米、大豆等粮食价格大涨,加上内外需疲软导致出货周期延长、冷藏成本升高等问题,一定程度上抑制渔民养殖意愿。

  (表1:台湾已参与的区域性国际渔业管理组织)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