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5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社评论员专栏 ->> 冬日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社评:美国为何提出想跟中国“长期共存”?
http://www.CRNTT.com   2023-08-03 00:10:11


 

  第三,拜登政府提出的“和平共存”与中方提出的“和平共处”,貌似异曲同工,实则意涵不同。美方的“和平共存”是基于互不信任,只不过是为了避免竞争滑向战争;中方的“和平共处”是基于建立信任,希望通过合作积累互信,相信两个大国可以做到互不威胁,相安无事。

  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也曾经努力“和平共存”,那靠的是“相互摧毁保证的核威慑”,以及为了避免核战而建立的避险机制。尽管美方承认中国不是苏联,否认美国要发起“新冷战”,但今天美国重提“和平共存”,实际上与冷战有共通之处,亦即一方面拉帮结派,围堵遏制中国;另一方面搞实力均衡,以相互威慑和避险机制来防止战争;再一方面,在科技、经济、人文上适度脱钩,各过各的,互不依赖。

  美国高官说得很清楚。布林肯称:“和平共存”不是目标;目标是既要避免战争,又要在竞争中胜出;“和平共存”是实现这两个目标的基础。沙利文称:美国不寻求终局状态,但寻求有利于美国及其盟友伙伴的稳定状态,将抵制中国大规模建军以及对中国关键供应链的过度依赖;同时通过外交来管控竞争,寻求两国可以合作的领域。

  显而易见,对中国“战而胜之”,不是美国不想,而是现在不能;“和平共存”不过是美国希望达到“战而胜之”这个终极目标而在现阶段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美国依然会抓住一切机会,与盟友联手反制围堵中国,拖累中国。本月中旬,拜登很可能签署限制对华投资的行政令;美国会旨在与中国脱钩断链、遏制威慑中国的议案层出不穷。随着大选邻近,美国将可能重回前两年的咄咄逼人对抗状态。

  对中国而言,重要的是抛弃中美关系还能回到竞合接触时代的幻想,对外部生存环境做最坏的打算,对自身发展尽最大的努力。如同美国强调投资自己,整理好自家房屋一样,中国当前最重要的也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在经济复苏、民生改善、外交突围、科技突破等方面继续取得切实的进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专题: 中评社社评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