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宋伟表示,就脱贫攻坚工作而言,我们党立下了“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军令状,习近平总书记一再要求各级干部“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坚持时间服从质量,科学确定脱贫时间,不搞层层加码”。宋伟认为,各级干部要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真正领会到位,体现到各项督查检查考核中,完善督查检查考核评价体系,突出对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执行情况的督查检查考核,科学合理设置指标,视内容区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市与乡村、地方与部门、机关与企事业单位等,体现差异化要求。
方式方法“套路化”,新技术用不好,新问题发现不了
“督查方式:1.查阅资料。各乡镇(办、区)、市直各相关单位要按照督查组要求,提供各类文件、报表、台账等。2.开展座谈。根据督查需要,组织各级驻村工作队及相关干部开展座谈。3.实地调查……4.问卷调查……5.随访暗访……”这是湖北省一个市的《精准扶贫督查工作方案》中明确的5种督查方式。对比其他省市一些地方、其他工作的督查检查考核方案,表述大多与此大同小异,基本囊括了常用的督查检查考核方式。
这些督查检查考核方式,多是在长期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只要与时俱进补充完善、因地制宜用好用准,都能发挥其效用。但应该注意到,方式和手段没变,督查检查考核对象却早已不同往日。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一位退休老干部说,几十年前没有电脑打印复印,检查时可看的文字材料少之又少,仔细查阅真能发现问题,也不会花多少时间。可现在文字材料堆积如山,如何高效看到真正该看的材料,又如何确保材料内容的真实?福建省一位参加农村联合督查的审计干部反映,有的督查检查考核组的成员看不懂台账特别是账目,甚至发生被村会计蒙住的事情。
近年来,很多地方、部门的督查检查考核也重视起了新技术手段,一些地方的考核方案中频现“大数据”。可“大数据”究竟是什么,说得清楚的人不多,能用好的人更少。
当督查检查考核方式的“套路化”与标准确定的不因地制宜碰到一起,难免出现数字注水夸大成绩、故意造假隐瞒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