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楚树龙(中评社 徐梦溪摄) |
关于全球治理,正因为技术进步和全球化的实现,国家间的相互依存程度加强,中国的崛起已经不仅是中国的事情。这里需要考虑中国有没有成熟的全球治理观念。中国需要有外交智慧,参与全球治理除了提口号和目标,还需要具体的路线图。梁云祥认为,中国要脚踏实地、做内敛式的发展,而不是外延式的发展,否则因其世界对中国的敌意,中国做好自己的事情,自然而然地就会对世界产生吸引力。
中国社科院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徐秀军认为,应该从6个方面看待中国崛起。一是,中国崛起是重新崛起,也就是民族复兴。二是,中国崛起是相对崛起,中国仍然处于崛起的进程之中。三是,崛起主要体现在经济崛起。四是,中国是在开放条件下崛起,世界是相互依存的,外部世界与中国从正面与负面相互地起影响作用。五是,中国崛起是体系内的崛起,即现存国际经济政治体系。中国崛起过程是中国如何融入国际体系的过程。六是,中国崛起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崛起,意味着现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对优势地位的丧失和衰落。
再看全球治理,它是在和平条件下,建立在机构规则制度之上的治理。全球治理关键在全球公共产品的提供。思考中国的全球治理,首先要回答三个问题:中国现在有没有能力提供公共产品?中国提供公共产品有没有人支持、采纳?中国提供的公共产品能不能给世界带来增量效益?
徐秀军强调,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立场与态度体现在3个关键词 “务实”、“改良”、“创新”。务实主要聚焦在经济领域,改良则建立在现有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之上,创新是指中国要通过新思想为世界做出新贡献从而引领全球治理。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讲师左品表示,中国在拉美地区的崛起毋庸置疑。2014年,中国成为拉美最大的贸易伙伴。问题在于,中拉关系过于经济化,这会产生很多问题。巴西对中国很多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中智贸易具有互补性,但智利对华出口仍以初级产品为主。那么如何消除这些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