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梁云祥(中评社 徐梦溪摄) |
中国是不是参与到拉美的治理之中。是不是有这个能力。中国能够不能够在环境、资源、资金上给拉美国家提供帮助。中国如果参与到拉美地区治理,还是有优势,比如两洋铁路,可以借鉴这些。中国可以在拉美地区提供公共产品,在拉美起到更好的作用。
阎学通表示,全球治理是新的概念,全球治理与国际秩序不同,是一种责任。现在,全球内政外交融为一体。中国不得不参加到国际事务之中。由是,中国国内事务无可避免的会对国际事务产生影响。例如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虽然与中国没有关系,但是中国作为大国一定要承担责任。中国现在的地位让中国无法逃避全球治理。
那么国际社会由谁管理?权力是有权者承担责任的问题,大国有权就要多承担责任。中国要参加就要付出代价,不参加就要受到谴责,如何把握其间的平衡就是一个大问题。
关于中国崛起,阎学通认为,崛起是指与世界最强大国家权力差距缩小。他把中国崛起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是,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崛起和古代的崛起不同,要采取与其他国家不同方式崛起。二是,按照历史经验,崛起大国国内一定矛盾重重。三是,中国崛起还是行进过程中,尚未成功。中国要想成功,一定要适合现在的时代,采取新战略,其中包括如何应对全球治理。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宏山指出,中国未来崛起带有不确定性,其中的关键在于学习机制能不能进行下去。另外,中国要有自信,要能够识别改革开放以来,哪些中国的机制和制度性因素中可以让自身自信,哪些可以扬弃。
全球治理观是动态演进的过程。世界不是单一体系,一个国家的全球治理观与国家历史、一个国家在现实中的地位和自身的影响力有关。改革开放后,中国纳入向全球学习的机制,同时采取“韬光养晦”的做法。再往后看,中国治理体系变化,“和谐治理论”突显平等的交流,反应出传统的秩序和架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