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社科院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徐秀军(中评社 徐梦溪摄) |
中国不认为谁拥有最后的裁判权,而认为万物相生相克。中国的“理治”,就是指这三种治道的循环。
北京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钱爽首先对“普遍世界”和“普遍适度”做了区分。“世界”,是先验的概念,是天南海北的人们共同承认的价值。“适度”是后天的,是在区域范围内,经过一定历史时间考验,人们所认同的价值。美国企图把价值观推广到伊斯兰受阻,说明价值观不是普遍世界,而是普遍适度。
启蒙运动中,西方人的平等观是感性和理性的平等,但无法超越理性。中国人的平等观承认感性和理性,但认为平等观在理性之上有悟性和灵性,这是不同的。
很多人有前提预设,认为西方的价值比中国的先进。这就需要讨论逻辑前提的预设是否准确,要思考西方的东西是否真的是普世的,中国是否有信心突破西方的话语权。
他提出,关于全球治理的中西比较,现在有三种看法。一是西化的看法,就是中国的观念是西方理论框架下的材料。二是中西并治,中国与西方并行,但互不干涉。三是化西,用中国的观念包容西方的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