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现场。(中评社 王秀中摄) |
台湾大学国发所硕士龚小蓓关注的是“报纸报道中的当代台湾民族认同”这一主题,她提出,报纸报道具有再现个体或社群思想的特质,报道内容也会形塑与强化社会大众的思想与观念。同时,也因为教育开放、世代更迭、两岸互动,与集体记忆的累积,台湾人逐渐发展出本土化的民族认同,此一转变可于报道内容得到应证。
在经济方面,厦门大学马士伟就两岸经贸交流利益在台湾的分配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他认为,两岸经贸交流的利益是客观存在的,对台湾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要承认两岸经贸交流利益惠及群体不仅仅是大企业、大财团和社会上层人士,也包括中小企业、普通民众。另一方面,也要承认利益分配存在着产业分布不均、大企业与小企业在分享利益中地位不平等;南部地区和北部地区不均衡;主要参与者和一般参与者之间利益分配不合理等现实性问题。对于目前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也要在以后交流中对具体的产业、群体和区域给予合理的关注。
在历史研究方面,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张翼鹏回顾了1984年杰弗里豪第二次访华这段历史。他表示,杰弗里•豪就“中英联合联络小组”问题与中方会谈并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但归根结底,是中英双方通过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以“友好协商”的谈判方式妥善解决分歧的。
他认为,香港问题、台湾问题两个实质上的国内政治问题背后都有国际政治因素,要从“维持现状”走到“人心回归“,促进两岸四地的相互融合。
对于文学研究问题上,台湾大学博士生李时雍介绍了翻译者邱刚健生平和他的疏离美学。他说,台湾文学史对六十年代现代主义的解读,聚焦在《文学杂志》至《现代文学》一脉;然而更多小杂志以不同途径,各自的文艺网络,在贫瘠的年代,共同思索着现代性的问题。在其中,《剧场》从作者到内容的跨界组成,成为极为特殊的艺文事件;创办人邱刚健扮演着关键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