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孙哲语中评:中美香格里拉争夺海情与民意
http://www.CRNTT.com   2016-06-03 00:21:49


 
  南海争议中国不应放弃多边外交努力

  菲律宾对华仲裁案的结果已经推迟出炉,但外界猜测其结果可能会对中国不利。孙哲认为,仲裁庭或许有可能将一些岛屿判作礁石,但同时也难否定很多包括太平岛在内的现成岛屿的法律地位。

  无论菲律宾对华仲裁案结果最终如何,东南亚国家和美国的担心一直是,中国下一步究竟会怎么办?还会再建几个岛?会不会寻机抢岛来“先占先得”、造成既成事实?如果中国不能在这些问题上说服各国,在类似香格里拉对话的国际场合上,各方的战略猜忌就会不断加大。

  孙哲表示,中国现在有一个观点是,南海是我们的内政问题,“是我们和东盟各个国家一对一的问题,所以美国你别插手,跟你没关系。”但是问题在于,这种态度将导致中国放弃在多边对话中争取中国南海权益的机会。

  孙哲指出,东盟很多国家和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致的,它们对中国的建岛行为也是很担心的。如果中国不利用香格里拉峰会、东盟峰会等一对多的对话机会,而只强调中国和个别国家进行一对一的谈判,实际上就使中国失去了多边对话的渠道。因此孙哲呼吁,中国不应该放弃多边外交的一对多对话,也应该不反对任何对话的机会。无论是一对一还是一对多,都只是对话的形式而已,中国应该抓住一切机遇做外交工作。

  孙哲表示,中国恐怕要有在南海问题上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希望快速解决争端、分化对方立场或者或让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国来表态支持中国一起反制美国对华联盟的做法不太会有长期效应,那种因为中国在南海做强、“美国十年后会退出南海”的判断是不准确的;靠与东盟国家扩大经济往来、以经济利益影响相关声索国立场的政策也未必能真正奏效。比如,中越、中菲贸易额近年来都在数百亿美元,中国在越、在菲的直接投资项目很多,人员往来数目也很大,但是巨大的共同经济利益解决不了南海纠纷。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国内有关南海的声音很多很杂,关于中国如何出手的政策建议、民间议论不断升温,但是在知识界、决策界的看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就造成一种尴尬:说服自己都不容易,说服别人可能就更难。孙哲认为,中国其实应该由中央部门牵头,综合各界意见,对南海问题商讨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孙哲说,南海问题越是复杂,中国就越需要保持头脑冷静,从随势到谋势的角度来做战略准备,这恐怕不是哪家单位、哪位学者所能单独承担的重任。否则像现在这样,“有关南海对策的雄文四处可见,但总感觉除了批评对方无理取闹之外,对南海形势演变的兵棋推演太少,可操作的方案更是罕见。”

  中国在南海领域已经投入建立了一些智库,同时还有军方的智库和外交部的相关司局。孙哲建议,由国家安全委员会或其它中央部门牵头,汇集外交、国防、媒体、学界等多方力量对南海问题进行定期共同调研,由这些国内最好的专家、最优秀的大脑来给中央出谋划策。甚至可以请一些国外的智库参与,扮演“蓝军”角色,听取它们的建议。

  孙哲深度忧虑中美在南海的直接交锋:“南海不仅是中美国家意志较量的新焦点,更是中国海情与民意交集的外交新疆域,是中国向海洋进军、经略海洋的试验场。南海问题是否能够妥善处理,牵一发而动全身,考验着中国的地区领导能力和外交应变能力,同时也对中国未来的海洋战略是否能够承担“海上丝绸之路”之使命、是否能够载负全球意识和全球责任具有深远影响”。

  他特别指出:中国近代史上几次来自海上的外敌入侵如鸦片战争和甲午海战,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面对今天复杂的中国海情特别来自海洋方向的新的安全威胁,中国决策者必须把握亚太新变局,及时出台新的国家海洋安全战略,真正展现陆海统筹的文武韬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