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18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观察 ->> 中评社专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台湾新青年的新视野与新前程
http://www.CRNTT.com   2018-07-28 00:17:30


 
  2.友好广袤的发展空间

  具象地看,这个新空间台湾没有,只存在于海峡对岸的大陆。不承认这个新空间,便不会有新视野。大陆之大,所到之处,都是空间,没有局限。平潭是近而便利的空间,福建是近而更大的空间。其他地方也都是有特定意义的空间,总合起来是超大的空间。不过,还有很多更大的新空间:

  ⑴粤港澳大湾区是更新、更大的空间,那里将有“一国两制”的新展现,台湾青年可以获得先期体验。还有杭州湾大湾区、雄安新区等,都将为台湾青年提供发展空间,因而可以为海西建设、闽台一体化提供参考和参照。

  ⑵中国第二大岛海南省将建成自由岛,这是台湾青年新视野中的一条新地平线,其发展模式和发展空间可以想见,对作为中国第一大岛的台湾有很大参考意义和示范作用。将来两岸不管以什么方式实现了统一,台湾都还是一个岛,都要有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都需要保持一定的个性和特色,自由岛无疑是最佳选择。

  ⑶从大陆延伸出去,则有“一带一路”建设,它是更遥远的地平线,可谓空间无限。台湾青年搭上这艘大船,可以通过南北两条大道走遍整个亚欧大陆。

  ⑷虚拟的、新型的空间形态如互联网、人工智慧、区块链等领域,无疑是难以想像的新空间。正如大陆学者苏颂兴所言,网络的普及已然让两岸青年交流进入了虚拟社会……如今在两岸青年现实交流和虚拟交流共存中,虚拟交流因其直接、便捷、高效和便宜等诸多优势得以飞速发展,呈现出了两岸青年交流的新趋势。⑫笔者相信,任何聪明的青年人都不会自外于有各种机会和可能性的虚拟空间的,而在虚拟空间里,藉助同一种文化和语言的优势、便利和力量,两岸青年都可以释放能量,展翅放飞,自由翱翔。

  3.两岸“预统一”新空间

  2008-2015年期间,两岸青年是可以整体上跨越海峡融合发展的,既在大陆融合发展,也在台湾融合发展,是双向融合发展。但2016年5月以后不行了,只能在大陆融合发展,不能在台湾融合发展了。尽管如此,在习近平祖国统一思想指导下,大陆继续对台干、台生、台青,采取便利创业、就业、执业举措;对有需要的台青提供融资扶助、法律协助、失业救助;对台青开放高校、医院、科研单位任职;为方便广大大陆台胞常住和旅行,又开放了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为他们办理卡式台胞证等;还将出台更多凖居民待遇措施。这些举措都促进了台湾青年融入大陆社会。由于大陆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日益进步,对台湾青年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他们也越来越乐于融入大陆社会。大陆惠台31条举措的出台,更强化了这一大趋势。在两岸民间以大陆为主场的大交流、大发展、大合作新格局下,参与大陆经济社会建设的台湾民众越来越多,台湾各类青年群体前来大陆发展的意愿持续高涨,大陆对台湾民众的利益保障与生活便利化措施日益完善。认同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是短时间可以改变的。笔者不太担心台湾青年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问题,因为两岸融合发展持续开展,融入生活,长此以往,就会改变价值观和基本认同。笔者相信,大陆的进步和包容,使两岸融合发展成为可能,大陆治理的改进有利于两岸同胞结成命运共同体,越来越多台湾青年来大陆,逐渐融入大陆社会,将形成两岸和合、同胞亲和、心灵契合的大好局面。台湾青年在大陆的新试验、新体验、新经验将打破两岸制度困扰、越过意识形态障碍、破除两岸分治界线,接受了大陆的治理方式,就接受了中国模式,也就提前进入了统一状态,是实现事实上的和一定程度的“预统一”。⑬这个道理有些像上世纪30年代抗战时期以及40年代后期国共内战期间奔赴延安的青年们的选择、经历和转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台湾新青年有远大新前程

  (一)两岸青年命运共同体

  1.明确什么是个人命运

  两岸青年是命运共同体,它是两岸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两岸青年而言,即使是分别在两岸生活,没有交流交往,也是命运共同体,因为生为中国人,彼此就连接在一起了,命运是息息相关的,尽管个人认知和感受对此并不是很清楚。我们不宣扬宿命,但不能不直面命运。所谓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首先得弄清自己命运的要素、形态和载体是什么等问题。

  如果说对还在台湾岛内享受“小确幸”的青年而言,两岸青年命运共同体只是一个概念、一种提法、一个愿景的话,那么对前来大陆长期奋斗的台湾青年而言,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他们与大陆青年真真切切地拥有共同家园、共同前途、共同命运,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选择了大陆就有了新家园、开创了新事业、开辟了新生涯,也就是选择了未来、规划了前途、构筑了命运。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是具有新视野、奔向新前程的台湾新青年,他们是心理和思想上已接受两岸青年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有抱负、有胆识、有闯劲的新群体。

  2.个人命运与家国情怀

  新时代、新环境、新条件决定了个人的新发展观。在笔者看来,个人的新发展观应该是:自我提升依赖大环境;个人的发展既是个人价值的体现和实现,也是对群体、集体、整体的贡献。你贡献什么,也就共享什么。古训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面有个人自我认识、家庭意识、国族认同、世界眼光。参与大陆建设和发展,就是参与民族复兴进程,也是参与和平统一进程。参与了就没有缺席,家国成就和未来就有自己的一份,个人的人生价值就因此而更多地得以实现。统一的中国、复兴的中国将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干和世界的福地,个人的参与就是一个人天下情怀的可贵体现和实践。

  (二)两岸青年一家亲

  两岸同胞一家亲这个概念等同于中华民族认同,但又超越简单的民族认同。这不是一个主观臆断,而是一个客观事实,这就是在两岸关系现状下两岸青年在大陆的融合发展。这种融合发展不是个体简单地在一起,而是群体的“五位一体”的共存共进——共存、共历、共识、共济、共享。共存就是在同一确切的而非抽象、模糊的空间里生活;共历是同一时间,一起成长、见证历史、创造历史、走向成熟;共识是获得同一个认知、结论;共济就是互通有无、相互帮助和相互关爱;共享是大家一起分享工作成果、建设成就和共同的荣誉。

  (三)两岸青年心灵契合

  1.“三个共造”的意义

  已故海协会首任会长汪道涵开创了“共同缔造说”,即统一是两岸共同缔造一个“新中国”。同样,两岸青年的融合发展也可以缔造属于“新中国”的新结晶。一般说来,青年最有创造性、创新性,因此也就最能产生心灵契合。在笔者看来,两岸青年心灵契合不是天然的,而是必须通过共同努力形成的,是一个共同缔造的过程。笔者经过几年来的观察思考,把它概括为“三个共造”——共同塑造新文化、新形象、新精神;共同创造新作品、新风貌、新风格;共同打造新品牌、新产品、新平台。众所周知,人们只有在共同工作、劳动和创造的过程中,才能形成高度默契并累积结晶成心灵契合。也只有属于共同参与者的共同工作、劳动和创造的成果,才能产生“我们的”共鸣和本能的认同。“三个共造”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工作、劳动和创造,是因成果、成就和荣誉感而升华了的密切协作与人生经历,其过程、结果和感受犹如体育竞赛中一个运动员集体在团体竞赛中获得冠军的情形。其结果是反过来大大促进该集体更深切的心灵契合。这样的过程所积累的体认和记忆就是共同认知和集体记忆,它构成集体认同的基础,也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主要前提条件。

  2.中华文化的力量

  在两岸青年的融合发展中,推动事业发展和促进心灵契合最大的力量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联系纽带、资源宝库、图强之器。然而,什么是中华文化?它至少不只是传统文化。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要清楚认识中华文化的发展进步、崭新面貌、巨大力量。还必须摒弃本土主义文化中的孤立、保守、自大的因素以及分离主义思想倾向。笔者曾认为,台湾青年生活在“台湾文化”的意境和语境中,除了肯定身边的传统文化和崇尚一些西方文化标本和生活方式外,对其他一切都视而不见、盲目排斥,更无须说他们认为落后的大陆文化了。⑭但今天看来,台湾文化、大陆文化、中国文化这些放在一起,实际现状和发展态势究竟怎样,几乎是不言自明的了。问题是,好的文化是大家的,你我都有权分享,也都有义务维护和奉献,没有理由置身事外、自我外化、自我矮化。

  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伟大和重要,纷纷学习中文和中华文化,可谓春江水暖鸭先知。不过,尽管外国人热衷于中华文化是一件让我们感到高兴和欣慰的事情,但他们作为中华文化的受众,短期内是不会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台湾同胞却不一样,他们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推进者,也有相当大的优势和特色,如能与大陆民众携手努力,一定能大大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贡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部分台湾青年看到并认清了这一点,他们就成为了台湾新青年。更多的台湾青年看到并认清这一点,就会有更多台湾新青年。他们是八九点钟的太阳,复兴的大中国也是属于他们的。

  四、结论

  台湾新青年的出现不是主观判断的产物,而是客观实际、是客观形势和大趋势的产物。台湾新青年与祖国大陆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具有天然的祖国情怀纽带,这决定了他们具有其他青年所没有的新视野和新前程。在大陆现代化建设热潮、民族复兴前景和惠台政策举措的感召和吸引下,台湾新青年一定会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大陆的发展、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将自己的才华和汗水注入非凡的划时代、跨海峡的事业与生涯。

  注释:

  ①苏颂兴:《始信一点灵犀 诚通“心灵契合”》,载《中国青年社会学》2018年第2 期。

  ②丛培影:《移动互联时代两岸青年主体意识比较分析》,《中国青年社会学》2018年第2 期。

  ③丛培影:《移动互联时代两岸青年主体意识比较分析》,《中国青年社会学》2018年第2 期。

  ④石之瑜:《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载http://www.storm.mg/article/433007

  ⑤李彬:《世代政治视角下台湾青年国家认同问题》,载《当代青年研究》2015年第4期。

  ⑥王海良:《析港台青年学生的政治运动》,载《当代青年研究》2015年第4期。

  ⑦朱云汉:《中国崛起是回归历史常态》,http//www.crntt.com,2015-4-23.

  ⑧Dr. Ifey F. Chang: New World Order--The Bi-polar View: Mainstream and Organic Views, published by TLC Information Services, Katonah, NY, 2017, p25. 

  ⑨刘乃强:《病态资本主义学生们究竟要干什么》,载《中国评论》2015年第3期。

  ⑩李彬:《世代政治视角下台湾青年国家认同问题》,载《当代青年研究》2015年第4期。

  ⑪《这位台湾母亲用照片打脸蔡英文》,载2018年5月18日《环球时报》。

  ⑫苏颂兴:《始信一点灵犀 诚通“心灵契合”》,载《中国青年社会学》2018年第2 期。

  ⑬《中评关注:王海良谈“预统一”大陆先期实现》,新华社香港2018年1月7日电。

  ⑭王海良:《析港台青年学生的政治运动》,载《当代青年研究》2015年第4期。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8年7月号,总第247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