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23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扶贫减贫的中外比较与启示
http://www.CRNTT.com   2019-07-19 08:21:07


  中评社北京7月19日电/在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贫困问题依然困扰着不少国家。新世纪伊始,189个国家便在联合国首脑会议上签署了《联合国千年宣言》,正式承诺要将全球贫困水平在2015年之前降低一半(以1990年的水平为标准)。十几年匆匆而过,一些国家依然饱受贫困困扰,而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成就最为显着的国家,也是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

  经济日报发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王鹏文章表示,中国的减贫实践与西方过去所推行的减贫模式有何不同?中国的减贫经验对国际社会能够提供哪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这些都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贫困不是新问题,而是与人类社会相伴而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贫困绝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是事关人权、安全、和平的关键要素,因而摆脱贫困也被认为是国家对其人民所必须承担的、无可推卸的基本责任。在全球层面,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发达国家有责任为发展中国家减贫提供必要的物质援助和经验参照。“减贫”由此同时成为“国家责任”与“国际责任”。

  文章分析,在实践层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简称 UNDP)作为联合国的下属机构,自1965年成立以来便成为全球最大、最权威的多边无偿援助机构,为170多个合作国家提供知识、经验和资源,帮助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在理论层面,发展经济学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逐步形成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经济发展规律、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社会发展规律等,旨在帮助落后的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从而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在早期的国际减贫实践与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探索过程中,最开始人们通过直观地观察贫困问题而将其归因于落后的产业结构。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实现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水平,是因为他们有当时先进的资本密集型大工业。相比之下,以农业或自然资源产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水平则比较低。而这种落后的产业结构又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存在的诸多刚性结构所造成的,比如,一国历史文化等因素造成的居民低储蓄率,或因为对价格信号不敏感而导致的市场失灵等。沿着这条思路,人们得出推论:发展中国家要想彻底摆脱贫困,就必须依靠政府克服市场失灵,直接动员资源、配置资源,发展现代化大产业。

  其实,这种发展模式在理论化之前便以不同的形式在世界上很多国家进行了实验,包括“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苏联模式,以及二战后在拉美、非洲、南亚国家所推广的“进口替代”战略等。这些都是主要通过政府的直接干预来集中人力、配置资源,发展本国的现代化先进产业,从而实现替代进口产品的目标。然而,数十年的实践并没有让大多数这类国家发展起来、摆脱贫困。在这种发展战略的实施初期,一些国家尚可实现5至10年的、由投资拉动的经济快速增长;可一旦这些国家将先进的产业建立起来,整个国家却往往陷入经济发展的停滞,甚至危机频发。

  这一情况迫使人们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反思,历史的钟摆仿佛滑向另一个极端,即从过去依赖政府实施减贫战略直接转向将政府干预视为产生贫困的源头。这一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干预过多,使市场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持这一观点的人们以经验数据来论证:发达国家政府干预较少,市场作用发挥较充分,而战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干预较多,所以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拉大。在上述思路下,20世纪80年代末,反对政府干预的“华盛顿共识”逐步成为全球主流范式。在少数西方国家及国际组织的大力推动下,一场经济革命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上演。遗憾的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发展中国家的平均经济增长率甚至要低于六七十年代,发生危机的频率也更高,“华盛顿共识”并非灵丹妙药,没能帮助这些国家脱贫致富。

  相比之下,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和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使7亿多农村人口摆脱贫困,占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