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杜甫诗歌在清代台湾的传播
http://www.CRNTT.com   2024-11-19 00:12:48


  中评社╱题:杜甫诗歌在清代台湾的传播 作者:萧庆伟(漳州),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一家亲研究院院长;陈闻莉(漳州),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博士生

  【摘要】杜甫诗歌在台湾的传播始于清代大陆宦台文人,至晚清而表现为台湾诗人的主动接受,其标志即为李逢时的读杜诗、陈肇兴的仿杜、集杜和次杜以及林豪的集杜诗,其中尤以陈肇兴的杜诗接受最为突出。陈肇兴杜诗接受是清代杜诗学盛行的主要表征之一,是清代中期以来杜诗接受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纳入其杜诗接受史予以考察。

  杜甫诗名始于中唐,盛于两宋,其诗被称为“诗史”,其人被奉为“诗圣”。至清代,“注杜评杜”成为诗坛显学,各类杜诗学著作大量涌现,呈现经典化倾向。〔1〕仿杜、集杜、和杜也因此成为清代诗坛显像,但杜甫诗歌在台湾的传播却一直未能引起学界关注。杜甫诗歌在台湾的传播,经历了一个从明郑文人传播杜诗,到清代大陆宦台文人传播杜诗,再到台湾地区文人主动接受杜诗的过程。有鉴于此,本文拟在系统梳理杜甫诗歌在台湾传播的基础上,重点探讨晚清陈肇兴的杜诗接受及其意义,这一探讨将有助于丰富清代杜诗接受史的内涵。

  一、从明郑到清中期:杜甫诗歌传播的序曲

  明郑时期,王忠孝闲居金厦期间作《偶读杜甫‘失学从儿懒,长贫任妇愁’二语,戏作俚句方质之》:“阿翁课孙子,何意博科名。世乱若未已,研田或可耕。”〔2〕“失学从儿懒,长贫任妇愁”,语出杜甫诗《屏迹》,写自身贫困之境,而王忠孝诗则反用其意,意谓若世乱不已,则可深耕研田,以著述自娱。自康熙统一台湾以来,大陆宦台文人传播杜诗,乃朱景英集杜诗首开其端。乾隆三十四年(1769),朱景英由侯官(今福州)知县提任台湾海防同知,乾隆三十九年(1774)调任北路理番,着有《畬经堂诗集》《海东札记》。在台湾海防同知任上,朱景英作集杜诗十三首。《海东札记》卷四云:

  己丑腊尽,同人集官斋度岁,余以锁印无事,集杜句成五律十三首,有序曰:天涯薄宦,岁杪惊心。物候方新,盘桓不废。交亲依旧,羁旅同然。频此盍簪,因之授简。昔少陵栖迟剑外,厥有啸歌;伊仆也落拓海边,能无抒写?爰用意于剪彩,仍乞灵于浣花,始自《腊宵》,迄于《人日》,十三短律,三五曩篇。要无殊于借酒浇愁,窃自比于引声发兴焉耳。〔3〕

  “己丑”,即乾隆三十四年。本年除夕,与同僚集官斋度岁,集杜句成五律十三首。诗始于本年除夕,成于正月初七人日,要在抒其“落拓海边”“借酒浇愁”之感。其《腊夜》云:“绝域三冬暮,宁辞酒盏空。漫看年少乐,不与故园同。殊俗还多事,生涯独转蓬。梅花万里外,疏放忆途穷。”首联二句分别出自杜甫《奉送十七舅下邵桂》《酬孟云卿》;颔联分别出自杜甫《九日诸人集于林》《大历二年九月三十日》;颈联分别出自杜甫《孟冬》《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尾联分别出自杜甫《寄杨五桂州谭》《奉寄河南韦尹丈人》。《腊夜》写诗人本年在台湾度过的第一个除夕,自有思乡怀人、落拓海边之感。又《人日》云:“元日到人日,他乡胜故乡。疏花披素艳,沙岸绕微茫。锦里残丹灶,春星带草堂。平生为幽兴,词客未能忘。”首联分别出自杜甫《人日》《得舍弟消息》;颔联分别出自杜甫《江头四咏》《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颈联分别出自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夜宴左氏庄》;尾联分别出自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 此诗写正月人日诗人情感的变化,即由除夕之“落拓海边”变而为今日之“他乡胜故乡”。

  其次是赵翼的拟杜诗。乾隆五十二年(1787)因台湾林爽文事件爆发,赵翼应闽浙总督李侍尧之邀,抵厦门为李之幕僚。赵翼居厦门一年有余,事平返乡。期间,赵翼作《拟杜甫诸将五首》《再拟老杜诸将五首》,前者其一云:

  “炎海冥冥瘴未收,赤嵌城畔又经秋。闺人梦去飘罗刹,野鬼魂归哭髑髅。百道舳舻催转粟,连营刁斗警传筹。挑灯闲看《平台记》,七日功成想故侯。”〔4〕

  《平台记》,即蓝鼎元所着《平台纪略》。

  后者其五云:

  “西南北已武功皆,何意东溟起瘴霾。戎索疆纔恢玉磊,职方地肯弃珠厓。兵收裨海蓬瀛岛,星贯穹霄毕昂街。从此万方清宴奏,岂徒韩笔记《平淮》。”〔5〕

  以韩愈进撰平淮西碑自喻,抒写平定林爽文之事。赵翼虽居厦门,但所作诗均与台湾林爽文之事有关。自信与从容,溢于言表。

  第三是徐宗干的次杜诗。徐宗干,字伯桢,号树人,江苏通州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进士。道光二十八年(1848)继姚莹为福建台湾道。同治元年(1862)擢福建巡抚。期间,作《秋声八咏用杜公(当作“工”)部<秋兴八首>韵》,依杜甫《秋兴八首》原韵分咏《砧杵声》《笳管声》《山木声》《江潮声》《沙鸥声》《露蝉声》《莲叶声》《梧子声》,其中《笳管声》写道:

  “万里萧条日影斜,天涯怅望感霜华。边城上月惊秋雁,戍客思乡忆海槎。未断玉门新柳笛,迸传紫塞短芦笳。西风起处声声急,一夜征人泪眼花。”〔6〕

  又《沙鸥声》:

  “悠然送别楚江头,沙鸟咿哇水国秋。伴侣相依芦荻稳,呼鸣不为稻粱愁。畅游此际应添鹤,闲悟生涯寄一鸥。为有高人同狎处,围栏凭眺忆扬州。”〔7〕

  均抒其思乡之情。

  二、晚清:台湾杜诗接受的巅峰

  在大陆宦台文人传播杜诗的历程中,杜诗也随之进入台湾文人的视野,主要表现为李逢时、陈肇兴、林豪的杜诗接受。首先是李逢时的读杜诗。李逢时(1829-1876),字泰阶,清台湾府噶玛兰城(今宜兰)人,着有《泰阶诗稿》。咸丰十年(1860),李逢时作《读杜甫义鹘行》,诗云:

  “潏水有健鹘,仗义能复仇。白蛇吞鹰雏,悲愤辞林邱。须臾歼巨颡,全力护鸣鸠。功成不望报,慷慨无所求。杜甫为作行,大名千载留。此老今云殁,文章炳日月。异类亦必登,真气不埋没。狂如壮士者,至性从中发。能酬伏枥恩,有功不敢伐。鼎镬所不辞,始终无媚骨。感激报知己,义气凛毛发。吾亦能咏歌,斯人壮心歇。风霜满天地,令我心飘忽。见义不勇为,自顾不如鹘。”〔8〕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杜甫在长安作《义鹘行》,末二句云:“聊为义鹘行,用激壮士肝”,以鹘鸟之义勇,激励壮士奋不顾身。李逢时仿之,既称誉杜甫文章,又激赏鹘鸟之义勇。

  李逢时之后,即当数陈肇兴。陈肇兴,字伯康,号陶村,清台湾府彰化县人。咸丰九年(1859)举人。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起事,攻陷彰化县城,陈肇兴僻居武西堡(今南投集集)牛牯岭等地。同治三年(1864)事平返乡,任白沙书院山长。着《陶村诗稿》八卷,其中七八两卷以诗纪史,专门书写戴潮春事件的起讫经过,以及联庄御敌、义民纠结、将士阵亡、百姓流亡、家庭离散诸事。陈肇兴仿杜、集杜,尤其是次韵杜甫《北征》之诗,代表了清代台湾地区诗人杜诗接受的最高成就。咸丰十一年(1861),陈肇兴作《前从军行仿杜前出塞体》九首及《后从军行仿杜后出塞体》五首(以下简称《前从军行》《后从军行》)。其写作背景当与太平天国军攻入闽、浙有关,这可以从其《后从军行》诗中略知一二。如《后从军行》其一云:“粤西有巨盗,十载烟尘昏。蔓延至浙水,召募急如焚。”〔9〕“粤西”是今广西的别称。咸丰元年(1851),洪秀全在广西金田发动起义,到咸丰十一年,整为十年。期间,太平军势力蔓延至全国十余省份,所谓“蔓延至浙水”即其一端。“召募急如焚”,谓清政府为了镇压太平军而四处扩军招募,其中也包括在台湾招募,其三亦云:“羽书如流星,请援来百蛮”〔10〕,可证官府到百蛮之地——台湾征兵。另外,《后从军行》之五说“昔赴常山县,今往衢州城”,也提到了浙江的两个地名。因此,陈肇兴的前后从军行诗,主要书写台湾山贼应官府之招募,渡海至浙江一带从军的过程和经历。《后从军行》五首其一:

  “封侯无相骨,际会须风云。君看牧羊儿,一胜拜将军。粤西有巨盗,十载烟尘昏。蔓延至浙水,召募急如焚。投辕授旗甲,万马如蜂屯。男儿身许国,生死安足论。努力事戎行,及时当树勋。”

  主要写男子应召从军的背景和意义。“粤西有巨盗”“蔓延至浙水”,写太平天国起义,男子应召从军。一个牧羊人,尚可一战成名,拜为将军。际会风云,封侯在望。末四句勉励男子要不畏生死,以身报国,抓住机遇建功立业。又《前从军行》九首其三:

  “八尺生番布,裁为战士衣。鸟枪白如练,能击飞鸟飞。出门别亲故,有泪不肯挥。英雄期马革,何用室家为。”

  首二句言以生番之布裁为战士之衣。生番是清人对台湾未归附管辖的原住民的称呼。三四句写男子枪法好,能击中飞鸟。五六句写男子与亲友告别,泪不轻弹。末二句言其马革裹尸之志。同治元年,戴潮春事件爆发,陈肇兴作《感事述怀集杜二十首》,其序云:

  “仆本恨人,时逢丧乱。窜身穷谷,跣足空山。忍死以待王师,抆泪而呼子弟。效班彪之论命,欲悟隗嚣;值钱凤之泄言,几危温峤。东奔西走,昼伏宵行。听炮炮之声,则泪随响落;望旌旗之色,则魂逐云飞。于焉取杜诗而读之,茫茫百感,如在目前;渺渺千秋,如逢夙构。凄风苦雨,悉古人已涉之途;断简残编,即我辈欲宣之蕴。爰寻章而摘句,因会意以成文。有唾皆珠,无牙不慧。盖家国之慨,前后同归;亦哀怨之音,古今一致云尔。”〔11〕

  戴潮春事件爆发前夕,陈肇兴奉命到南投县集集境内的牛牯岭召集义民,随即因戴氏攻陷彰化而无法回家,滞留山中达两年之久。诗即作于此间。诗序表达了作者集杜诗二十首的创作背景和思想情感,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时逢丧乱,窜身山谷;二是东奔西走,昼伏夜行,动员各庄子弟协助官军,正如东汉班彪作《王命论》以劝隗嚣一样。联络各庄子弟之事泄密,几乎危及自身,就像东晋钱凤泄言,差点给忠臣温峤带来危险那样。三是对戴氏攻陷彰化等地感到痛心。听见敌军枪炮声就落泪,看到戴氏红旗插遍全城就惊心。四是取杜诗而读之,有家国之慨,前后同归之感。五是寻章摘句,会意成文,传达哀怨之音。陈肇兴《感事述怀集杜二十首》即由此而作。

  同治元年,陈肇兴又作《自许厝寮避贼至集集内山,次少陵〈北征〉韵》,可以说是清代台湾诗歌史上的奇特之作。杜甫《北征》作于唐至德二年(757)闰八月,主要描写了自己从凤翔回鄜州羌村省亲的见闻及所感所想,形式上是诗歌,内容上则更像是写给肃宗的陈情表,结句“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表达了对肃宗中兴的期望,堪称杜甫诗史的代表作。陈肇兴次韵北征则主要描写了自己僻居集集内山的生活及所思所感。形式上和杜甫《北征》一样,全诗共70韵140句,末段云:

  “嗟予走空山,于今已五月。一息气尚存,此念未容绝。如何蝼蚁辈,偏觉肝肠别。甘心为异类,不复忧荡析。攘攘着黄巾,为厉及妪妲。四顾遍豺狼,保身慎明哲。岂不思请缨,空手难为裂。抚景自酸辛,吟诗聊度活。寂寂红叶山,遥遥紫薇闼。此身虽在野,此心唯向阙。安危大臣在,金瓯岂患缺。只忧道路长,献策终不达。”〔12〕

  作者僻居集集内山至此已近半年,对戴氏之乱也多有思考:一是戴氏蝼蚁之辈如何甘心成为异类,不顾动荡离散,酿成诸多生离死别;二是面对豺狼横行,世人多明哲保身,并非不想请缨,只是无奈空手难补天裂;三是此身在野而忠义不变,只要朝廷大臣在,国家就不可能分离,唯一担心的是无法献策朝廷。“安危大臣在”,语出杜甫诗《去蜀》,本指严武,此喻担当社稷安危的大臣。

  陈肇兴之后,金门诗人林豪也作《九日集杜》《集杜再题吴修轩遗稿》。前一首云:“干戈衰谢两相催,并马今朝未拟回。白日放歌须纵酒,百年多病独登台。无边落木萧萧下,但见群鸥日日来。一卧沧江惊岁晚,教儿且覆掌中杯。”〔13〕诗以杜甫《九日五首》为题,集杜诗《九日》《又送》等八诗而成,抒其迟暮衰病之感,亦见情真。后一首云:“数篇今见古人诗,借问苦心爱者谁。庾信平生最萧瑟,杜陵远客不胜悲。同舟昨日何由得,故国平居有所思。陶冶性灵存底物,风流儒雅亦吾师。”〔14〕本诗以集杜的方式评价其友人吴希潜诗集《东溟草》。《东溟草》已佚,但由本诗可知,萧瑟悲凉乃其主要风格。林豪另作《奉题吴修轩东溟草》《清明日祭亡友吴修轩》,可见吴修轩着有《东溟草》。吴希潜,字修轩,湖南石门人,生员,淡水厅幕,同治六年(1867)卒,着有《东溟草》,未刊。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