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一群客家先贤丘逢甲、温仲和的门生谢逸桥、谢良牧、梁千仞、林百举,寻求客家籍南洋华侨的支持,在汕头创办《中华新报》,《中华新报》成为同盟会在岭东鼓吹反清革命的重要舆论阵地,在该报任职的大批梅州籍的客家知识分子由此开始加入南社的进程。
1910年,在孙中山倡导下,黄金庆、陈新政等槟城华侨在槟城重组《光华日报》,由胡汉明撰写招股书向华侨招股,当年12月2日,《光华日报》在槟城创办。《光华日报》至今仍在,已经走过了100年的历史。」
《中国日报》是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报纸,1900年1月5日在香港创刊。孙中山选择香港作为办报的基地,是因为它靠近华南起义地区,又为清廷势力所不及。筹集经费,采购设备,选定人员,孙中山都亲自出马,报刊名称也是他确定的,取“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之意。由于港英当局一时不准孙中山入境,他便委托自己得力的助手陈少白去香港办报。
第三,抗日战争中客家报人的舆论宣传作用重大。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客家华侨在抗日宣传工作上表现得非常出色。中国的报业大王、福建永定籍的客家人胡文虎所创办的星洲日报、星岛日报等一系列“星系报”,就成为当时华侨社会中宣传抗日救国的坚强阵地。当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第二年,胡文虎即礼聘爱国作家郁达夫到星洲日报主编文艺副刊。胡文虎郑重宣布:“星系报目前最高的旨趣是为国家服务,为抗日努力。”郁达夫也就遵循了这个神圣的抗战宗旨,把当时的星洲日报文艺副刊,办成了在南洋文化界的一份最出色的“抗战副刊”。1939年秋,为了抗日救国大局,胡文虎聘请共产党人乔冠华前来新加坡担任总汇报的主笔。
与星洲日报相同,另一个重要的抗日宣传阵地是香港的星岛日报。星岛日报创办于1938年,即南京、上海相继沦陷,东南沿海受到日寇封锁的严峻形势之下。当时胡文虎宣布办报的目的有四条:1,协助政府,从事于抗战建国之伟业。2,报道新闻,兼为民众之喉舌。3,提倡学术,发扬科学之精神。4,改良风俗,善导社会之进步。
在南洋的客家华侨中,为抗日救国而宣传吶喊的文化人之中,最出色的当推胡守愚。胡守愚,永定县下洋镇人,早年在暨南大学就读,暨大毕业以后,任新加坡星中日报主笔。他在新加坡期间,经常在星中日报和星洲日报撰文,鼓吹抗日救国。
除了胡守愚之外,长期在缅甸负责仰光日报主笔的陈兰生,也在抗日救国宣传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陈兰生,永定县岐岭霞山村人,青年时期到南洋谋生,在缅甸仰光日报当总编辑。抗日战争时期,他就利用仰光日报社论,经常写文章宣传抗日救国,力主国共合作,反对分裂内战,主张枪口一致对外。所以在陈兰生的主持下,仰光日报的社论是很有号召力的,团结了不少爱国华侨为抗日救国作出贡献。
综上所述可知,客家人具有民族气节,具有崇尚文化精神,整个民系当然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虽经辗转流徙,其文化气质不变。对文字的重视要超出其他族群。以笔墨为武器,抵御强敌,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是客家人自觉的历史责任,也是理想与追求。通过新闻媒体的舆论功能,客家人确实成为“民族心理发展中的一群勇者”。
客家政治领袖多为优秀的传媒人
前面我们已经提及孙中山,他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但他又是中国最杰出的传媒人。孙中山一生直接创办或者领导创办的报刊有十多种。此外,他还领导了三次较有影响的新旧思想的报刊论战,享有“中国最伟大之主笔”的美誉。
另外一个热爱新闻传媒工作的重要的客家籍政治人物是邓小平。
邓小平生于四川广安。在明朝时,其先祖因在朝任兵部主事,从江西吉安入川,定居入籍。据前英国驻华大使理查.伊文思所作《邓小平传》介绍:“在邓小平出世二百年以前,邓文明的祖先从华南移居四川(注:即为清康熙年间入川)。他们本是客家人。客家人是汉族的一部分,客家人所讲的方言和所保持的风俗习惯,与中国南方当地的其他汉族人和非汉族人都不同。”邓小平当年报名留法勤工俭学时的登记表上注明的籍贯是“广东客家”。在她女儿写的《我的父亲邓小平》中也有提到邓小平是客家人。
20世纪20年代,邓小平远渡重洋赴法国留学。在巴黎的一间地下室,他主办了《赤光》报刊。他自编自写,自己刻钢版,自己油印,因为他油印技术好,印出的刊物漂亮,大家给他“油印博士”的美称。20世纪30年代初期,邓小平在赣南、闽西苏区时,担任了红军总政治部机关报《红星报》的主编。1934年,毛泽东曾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提到:“仅在江西地区,《红星报》的发行量就达17300份。”后来,他的新闻思想对中国影响很大。此外据不完全统计,邓小平一生先后为50多家报纸题写了报头,有浓郁的新闻情结。
还有一位著名的客家政治家、杰出的新闻人,他就是国民党元老廖仲恺的儿子廖承志。廖承志官至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是中国的国家领导人。他精通日、英、法、德、俄等国语言,1936年12月,参加了红军长征的廖承志到达陕北,被分到新华社工作。廖承志负责全部外电,而且承担编辑新华社广播稿件的任务。廖承志每天收听并翻译日本同盟社、苏联塔斯社、法国哈瓦斯通讯社的外文消息,加上国内其他的消息、评论,每天近两万字的内容,全部由他一个人刻蜡版。1938年至1941年,廖承志到香港联络一大批文化精英和爱国志士创办和协助创办了《救亡日报》、《华商报》等一批救亡报刊,这些报刊以商业报纸的面目出现,在中国大陆、东南亚以至世界各地产生了重大影响。1946年廖承志回到延安,任新华社社长。
值得一提的是廖承志的父亲廖仲恺,广东惠阳客家人,1918年6月随孙中山到上海后,创办《建设》杂志,宣传和研究革命理论。发表《三大民权》、《〈全民政治论〉译序》等文章。同时翻译孙中山用英文写的《实业计划》第一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