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台湾政党生态面临重组
http://www.CRNTT.com   2006-11-28 15:26:17


  中评社讯╱题:台湾政党生态面临重组 作者:张麟征(台湾),台湾大学名誉教授
  
  在未来两年中,由于三项因素的影响,台湾政党生态将面临巨大变化。这三项因素是:第一,由第七次修宪带来的选制改革的冲击;第二,各个政党及其领导人在最近这几年的表现;第三,各个政党内部关系与友党关系的变化。但有意思、也令人担心的是,虽然政党实力消长互见,但却不影响台独意识在台湾的稳步成长。

  选制改变对政党的冲击

  台湾政党有两次革命性的变革:

  第一次变革源于一九八七年蒋经国开放党禁,结束了长期以来国民党一党独大的局面,开启了多党制出现的契机,也使在党禁开放前夕成立的民进党能有惊无险地诞生。此后,台湾政党数目如雨后春笋大幅成长,但实际上有影响力、能左右政局的政党仍屈指可数。这一、二十年来,多党政治俨然成为台湾常态,但各政党实力呈现流动状态。

  即将到来的第二次政党变革源于二OO五年修宪。此次修宪通过将立法院席次减半,将原来实行的中选区多议席制改为单一的小选区两票制,这个制度将在二OO七年底下届立委改选时首度实施。这可是非同小可的一次变革,它势将对台湾目前的政党生态产生洗牌效应。

  议席减半、单一选区两票制原本是民进党所发动,但自始比较冷静的民进党人,如沈富雄、林浊水等就认为这样的变革对民进党并不有利,因而持反对立场。他们瞭解,虽然国民党的实力不断萎缩,但是大体上台湾政党版图仍然是蓝大于绿;加上在所谓「后山」与外岛地区,未来在保障各县市无论人口够不够三十万,都可以获得一席的决定下,对民进党而言简直是未选先输。

  详言之,原本在一对一的选战中,如县市长选举,政党在其板块较小的地方冀求胜选都比较困难。但在立委、县市议员选举中,旧制是多席次的中选区制,政党即使板块较小,祗要掌握一定比例的选票还是可以分得一杯羹。一旦立委选制改成单一的小选区制,在绿军板块一向较小的地方,除非是又碰到蓝军有两个以上的候选人,平均分散票源,让绿军有可趁之机,否则绿军候选人要获胜将十分困难。基于此,未来在某些人口数量祗能选出一席立委的县市,譬如基隆、花莲、台东、澎湖、连江、金门等选区,绿军祗能拱手将席位让与蓝军。即使在人口数量多的台湾北部,如台北县市、桃园、新竹、苗栗等县,由于蓝军总体上占有优势,绿军要出头也都不容易。

  选区划分将直接关涉到选票分配,因此成为各个政党与可能的候选人关切焦点。目前争议较高的地区有台北市、台北县、高雄市、苗栗县等地。除苗栗县祗有二席立委之外,其他三个争议县市共有二十五席立委席次。在七十三席的区域立委席次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席次选区划分有争议,确实得费心解决。

  在单一选区两票制下,以后竞选区域立委就像选县市长或总统一样,都是捉对厮杀。政党板块比较小的,或者没有政党作奥援的候选人,除了少数例外,当选几率都会大幅下降。再加上在不分区立委的产生上,我们采取了日式的「并立制」,较有利于大党,对小党更为不利。当初在修宪时这个日式并立制的单一选区两票制之所以会通过,就是因为国、民两党都想挤压同一阵营的亲民党及台联党,使台湾朝向两党政治的模式发展。在国、民两党看来,少了蓝绿间的合纵连横,以及内部的掣肘,也许会使政治更单纯些。

  就是因为「单一选区两票制」的效应,再加上马英九的高人气与宋楚瑜的低支持度,所以我们看到这几个月来亲民党籍的立委纷纷弃橘投蓝,使亲民党立委的席次,由这届立委初当选时的三十四席,降为目前的二十三席,预估在下一任立委选举前,亲民党的立委还可能陆续出走。台联立委尚未有所动作,但是由于抢夺深绿板块选票的动机,陈水扁的政策大幅转向「急独」。至于无党联盟的立委,则持续向国民党施压,要求做一定程度的礼让。

  这种由于选制改变带来的政党板块重整,对台湾的政党生态影响不容低估。可以预见在下一届立委改选之后,小党实力将逐渐式微,国民党与民进党的实力将相形成长。经过几次这样的选举筛选,两党制的趋势将会更趋明显。

  其实「单一选区两票制」也不必然一定导致两党制的出现,如德国虽然实施此制,但却一向都是多党制国家。祗是台湾的政党本来就不像欧洲国家政党立场那么多元,祗有偏统或偏独之分;加以目前意识形态极端对立,社会切割深化,中间立场的政党很难在两极间存活,遑论壮大!

  虽然绿色政党的板块在过去几年中大幅成长,但由于执政后高度意识形态导向,政策与现实需求脱节,施政乏善可陈,加以操守欠佳,弊案层出不穷,民众对其高度失望,持续拓展似有极限。与其相对照,蓝色政党板块前此虽有萎缩,但仍然大于绿色,最近还有反转上扬趋势。一旦由多党朝向两党发展,蓝军整合成功,蓝军将有很好的机会赢得未来的几场选举,重新执政。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