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统一”又何之﹖
尽管很多统派人士(包括大陆)对马英九当选以来再未重提“终极统一”之承诺,感到失望。某华文报甚至于影射马英九为陈水扁第二,辩称从此“两岸想建立充足互信的前景不太乐观”。这种说法除了过于偏激以外,也表示完全不瞭解台湾政治之微妙。因兹事体大,须简述如下﹕
第一、台湾在民主化以后﹐已非蒋经国的强人政治(总统一人说了就可定案)的时代。正如上述﹐马英九虽然当选也已就职,但他好像仍在继续竞选。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他已在为四年以后竞选第二任作必要的努力。这并没有什么稀奇。可以借镜美国的经验以诠释之。通常一位美国总统,如有划时代的创举,通常要等到第二任时才放手去实施。因为,反正因宪法限制没有第三任,如若第一任贸贸然就推动其创新但有争议的政策,有办不成而断送自己连任机会的顾虑。何况,第一任有四年的准备工作,可为其创举做好铺路工作。等到第二任,再放手去作,较无后顾之忧。
第二、从台湾的普通老百姓来言,两岸的差距除了政治与经济制度悬殊外,大陆与台湾人民间目前的人均收入相比,也是天差地别。尽管宏观来说大陆的总生产额(GDP) 是台湾的八倍,但如除以十三亿人口,大陆的人均收入,仅有台湾的七分之一。故从台湾的个人来观之,今日如与大陆谈统一,等于是“你共我的产”。可是,这个对比会因两岸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别而变更。譬如,据美国两个智库共同研究得出的数据,大陆在二○三○年的GDP 将赶上美国(注一)。换句话说,由这样推算,可以说届时大陆的人均收入,也将超过台湾。如果这样推算可靠的话,到二○三○以后,从台湾老百姓来看,两岸统一将是“我共你的产”。
第三,台湾与大陆的关系,不只是两岸中国人内部的问题。尤其事关统一,更牵涉到美国人的敏感。美国在冷战期间的对台政策,早先是“以独制蒋﹑以蒋制中共、再以共制苏”。 到蒋家政权结束和苏联瓦解后美国标榜的“不赞成任何手段改变台湾现状”政策,莫不是“以台制中”的战略考量。说穿了,如果台湾独立了,或者相反地与大陆统一了,美国均没有了台湾牌可打以制衡中国大陆。依此逻辑推理,正如美国反对民进党的搞台独,同样地,美国也担心台湾在国民党手中倒向中共。因此,马英九一方面透露两岸之互动“不容国际介入”(答自由时报八○年三月二十九日记者问;已如上述)另一方面在竞选时对选民许下“任内不会与大陆谈判两岸统一问题”的愿。虽然这个公开许愿,是符合目下台湾主流选民意旨,但有一半也是在奉劝美国对台湾不要多管闲事。既然竞选时已许下此愿,就任伊始当然不便立即翻案。其道理可想而知。
但这不表示“终极统一”完全搁置。究竟这目标也是他竞选初期所宣示的政见。如果“终极”是一个等待的游戏,那么问题是等待到何时才算时机到来﹖对这个战略策划问题,应在两岸间与中美间实力增长对比的变化上找到答案。至于两岸间实力对比,我们已在未来双方经济成长比率上略见端倪(已如上述)。至于中美间实力对比,据各方估计,至二○五○年中国大陆极有可能赶上美国并驾齐驱。有一组学者甚至认为:如届时美国为了台湾与大陆决一战,最后将是中国大胜,并从此替代美国成为世界上独一的霸主(注二)。另有最新一项研究报告, 根据不同的估计(包括世界银行), 预测二十一世纪的后半(即二○五○)开始,世界上四大强国排行将是:中国、美国、印度、日本。故二十一世纪将改称“亚洲世纪”(注三)。
如果这些预测可供参考,那表示到了二○五○年代由于实力对比的考虑,美国为了台湾与中共动武的结局,将更不可能发生。何况,在经济安全将超过军事安全的地缘经济时代,对一个缺乏天然资源的台湾而言,再加没有美国大力支援的状况下,继续与大陆较劲,恐越来越非理智之选择。所以,届时无论“终极统一”是否会水到渠成般的自然实现,而如说它将是台湾主流民意可以欢迎的一个谈判选项,虽不近亦不远矣。
如按照以上第二点中以二○三○年为最早两岸有较大希望谈统一来计算,则离开今年(二○○八)有二十二年;而如果以第三点的二○五○年计算,离今有四十二年,马英九今年五十七岁,到二○五○年将是七十九岁,到二○五○年将是 九十九岁。 所以他说中国统一,他有生之年也许看不到,不是没有道理的老实话。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08年7月号,总第12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