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民进党当局南海主张之论点二:不提“地理”因素
马当局的南海立场声明均明确了南海领土主张的地理范围:即断续线内南海诸岛指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民进党当局的南海立场声明欠缺“地理”范围,不提四大群岛,表示其在南海岛礁领土主张中模糊或限缩领土主权的地理范围。为何?
台湾岛内两篇绿营学者的论文或能透露玄机。一篇解读民进党当局南海立场声明的论文由台湾大学法学院教授姜皇池所写。〔23〕另一篇则是2016年由姜皇池在台湾大学法学院指导的学位论文,关于台湾当局(以假想的“台湾国”身份)如何主张南沙群岛“领土主权”。〔24〕这两篇论文颇能激发民进党当局在南海“领土主权”可能主张的想象。
姜皇池文章认为民进党当局模糊南海领土主张的地理范围,意在正式剥离断续线的“固有疆域”概念,其次劝说台湾当局面对现实,仅对现实占领的岛礁主张领土主权,其他断续线内的海上地物皆可抛弃。姜皇池指导的论文则:(1)以“台湾法律地位未定论”为前提,把假想的“台湾国”定义为有别于中国的“国际法主体”;(2)在“南海岛礁法律地位未定论”基础上,主张假想的“台湾国”以“先占和有效控制”的方式取得了(被日本放弃的)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虽然争端发生的关键日期存疑,至少可以为台湾当局实际控制的太平岛及中洲礁提供“台独版本”的法理依据。
显然地,该论文使用“先占和有效控制”作为取得领土主权的方式,使“台湾法律地位未定论”和“南海岛礁法律地位未定论”结合,排除中国在这两个地区的领土主权主张,同时让假想的“台湾国”抢夺南海岛礁之主权。但是,该种领土主权取得方式中的有效控制条件需证明:争端一方完成先占要件后到争端发生前,存在持续有效控制和管理岛屿。事实上,台湾当局在1949年至今幷未实现对南海所有岛礁的有效控制,祇控制东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中的太平岛以及中洲礁。绿营学者在缺乏更好的法律论述和证据前,有效控制要件无法适用到全部南海岛礁,祇能着眼于太平岛。民进党当局若采纳此种“台独版本”南海主张,在不能公开放弃整体南海岛礁“领土主权”而跨越红线的情况下,祇能在地理范围上进行模糊化限缩至太平岛的表态,继续以护卫南海主权之名,期望蒙骗海峡两岸。
六、结论
本文检视“法理台独”论述及其“南海实践路径”,分析历任当局的南海立场声明和不作为,发现民进党当局在“两国论”的前提下,绕开台湾地区宪制性文件所设“领土修改程序”,透过“不作为”方式撤守南海领土及海域主张,实质地进行“领土变更”,企图斩断与中国的主权联结脐带。首先,放弃中国历朝历代历史遗产的民进党当局,在陈水扁当局水域主张模糊退缩化的铺垫下实质放弃具“领土主权”性质的历史性海域主张,再以“不作为”方式顺手抹去南海断续线。其次,在岛礁领土部分,民进党当局打着“依据国际法和海洋法”的幌子不放弃南海地区的领土主权,却对国民党政权于1949年搬运至台湾的历史档案证据弃之不顾,呼应菲国法律团队抛出的“南海岛礁法律地位未定论”,意图根本否定和排除中国在南海岛礁的领土主权。第三,民进党当局以“台独”为前提,通过“先占和有效控制”的方式来主张南海地区的“领土主权”,使“台湾法律地位未定论”和“南海岛礁法律地位未定论”两大谬论结合,进而造成一种假象:假想的“台湾国”抢夺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此种在南海争端走出的“台独路径”,既不必修改台湾地区的宪制性文件、又不必公然放弃南海的“领土主张”,值得警惕!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南海仲裁案后的南海法律问题研究”(18AFX02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球海洋治理新态势下的中国海洋安全法”(17ZDA146)
注释:
〔1〕【着】陈荔彤:《“两国论”与“台湾国家地位”》,【编】黄昭元:《台湾的法律地位》,台北: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39-243,255-256页。
〔2〕Michael Sheng-ti Gau. The Sino-Philippine Arbitra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Nine-Dash Line Dispute: Applying the Rule on Default of Appearance. Ocean Yearbook 2014 . Brill Nijhoff. Vol 28. 21 May 2014. pp.102-103.
〔3〕台湾地区外事主管部门:《对南海仲裁案之立场》,第002号,2016年7月12日。
〔4〕台湾地区外事主管部门:《对南海问题之立场声明》,第001号,第5段,2015年7月7日。
〔5〕中国国际法学会:《南海仲裁案裁决之批判》,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235-237页。
〔6〕Churchill and Lowe, The Law of the Sea, Juris Publishing,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83,p.36.
〔7〕Yann-huei Song, Peter Kien-hong Yu, China's "historic water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 analysis from Taiwan, R.O.C. American Asian Review Vol. 12, Winter, 1994, p.93.
〔8〕ICJ Reports, Case Concerning Land, Island and Maritime Frontier ( El Salvador v Honduras ). 1990. p.588, para.384.
〔9〕台湾地区行政主管机构:《南海政策纲领》,台内字第09692号函核定,1993年4月13日。
〔10〕台湾地区行政主管机构:《第一批“领海基线”、“领海”及邻接区外界线公告》,台八十八内字第06161号令公告,1999年2月28日。
〔11〕Song Yann-huei. KMT- DPP South China Sea Debate. CSIS, December 23, 2014, https://amti.csis.org/kmt-dpp-south-china-sea-debate/
〔12〕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Limits in the Seas (No. 143): China: Maritime Claim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December 5, 2014.
〔13〕Banyan, Joining the Dashes: The South China Sea's Littoral States will Fight in the Museums, in The Archives and on the Map. http://www.economist.com/comment/2526176
〔14〕South China Sea Arbitration, Supplemental Written Submission of the Philippines, 16 March 2015, pp.83-87
〔15〕台湾地区立法机构:《蔡正元在“立法院”质询“行政院长”毛治国》,第8届第7会期,2015年3月24日。
〔16〕中国外交部官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声明》,2016年7月12日。
〔17〕South China Sea Arbitration, Award, 12 July 2016,paras.227-228, 243-247
〔18〕Clipperton Island Cas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 26, 1932, pp.390-391.
〔19〕Sean D. Murphy, International Law Relating to Islands,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17, p.80, pp.93-95.
〔20〕Sovereignty over Pedra Branca/Pulau Batu Puteh, Middle Rocks and South Ledge (Malaysia/Singapore), Judgment, ICJ Reports 2008, p.12, paras.68-69.
〔21〕台湾地区外事主管部门:《南海政策说贴》,2016年3月21日。
〔22〕South China Sea Arbitration, Day4 Hearing on the Merits and Remaining Issues of Jurisdiction and Admissibility, 30 Nov 2015, p.120,pp.128-131,p.132.
〔23〕姜皇池:《台湾对<南海仲裁案>的回应即国际法意涵:新的南海政策?》,《台湾国际法季刊》,2016年9月第十三卷第三期。
〔24〕苏焕文:《“中华民国”对南沙群岛主权:历史与法理》,2016年台湾大学硕士论文。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2年11月号,总第29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