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刘志军落马 高铁狂飙之路驶向何方?
http://www.CRNTT.com   2011-03-11 23:39:14


 
四、盛光祖难推改革 政企分开能否成真

1、长期政企合一 已成体制改革最后堡垒

  随着两位力推中国高速铁路“大跃进”的领军人物相继落马,中国高铁的未来就成为铁路业内和各界关注的焦点话题。刘志军案发,将长期以来隐藏在庞大铁路系统深处的弊端推上风口浪尖,其在高铁光辉掩映下的种种怪现状终于露出冰山一角。

  这几乎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小社会”,现在它是体制改革中最后的堡垒。从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就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一大批政企不分、事企不分、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效率低下,缺乏活力和竞争机制的弊端暴露出来,随即在改革中发展成为新的经济体制,旧的则逐渐转化成历史。然而时隔多年,仍有一个部门仍大致保持着原样,这就是铁道部。(北京《华夏时报》)

  刘志军在铁道部长的8年任期内,基本上认同了“发展优先于改革”的论断。其执掌铁道部期间,虽然有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推动,撤销铁路分局、撤并站段等举动,但丝毫没有触及铁路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和政监不分的实质,所以说铁路改革无从谈起。

  由于铁路企业无权决定和调整运输服务的价格,全国铁路运输收入由铁道部统一掌管和清算等原因,造成铁路运输企业事实上并非是市场的经营主体,所以其不能按照经济规律运作,各铁路局不会关心市场需求、价格信号、生产成本和利润最大化,从而导致铁路经营效益不佳,市场形象不良等后果。本来我国铁路行业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攻坚阶段,但在刘志军的部长任内,铁道部盲从增量改革道路,随着铁路建设速度加快,铁路存量越来越大,改革难度陡增,致使中国铁路改革的机会越来越少。作为部长,对于铁路改革长期停滞,刘志军难辞其咎。(北京《中国经济时报》)


2、改革最后时机 政企分开难以一步到位

  目前,对于铁路政企合一的传统体制何时打破,各界一致没有明确的意见,甚至在是否要政企分开这一基本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不同意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位专家对本报记者表示,该中心最近两年参与了铁路系统的多个课题研究,但主题都是围绕铁路发展,没有涉及铁路改革。而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曾表示,政企分开是铁路未来改革的终极目标,但难以一步到位,需要逐步实施。(北京《经济观察报》)

  铁路部门本来就是计划经济体制的“极品”,不仅垄断封闭,自成系统包括司法系统,而且颇具军事化色彩。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潮流当然对这一系统有所冲击,但其改革探索始终未能触及政企不分这一体制症结。直到今天,铁道部仍兼具政府和企业双重职能,既是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又直接经营铁路运输企业,决策程序烦琐而又“一言堂”,在运营上表现为“预算软约束”,投资风险没有明确的承担主体,其机制和中国逐步转向市场体制的整体格局极不配套。(上海东方网)

  改革时机一再被错过。在“强人”刘志军治下,以极具张力的政企合一模式发展垄断势力,使中国的铁路的运营与发展出现畸变。一方面是大谈“跨越式发展”的部长刘志军引领高铁“大跃进”,另一方面是多年铁路运力紧张无从缓解;一方面是高铁发展从战略制定到项目规划运作,决策权由极少数人掌握,缺乏监控缺乏制衡,另一方面是国家整体铁路发展战略“一言堂”,系统内外不同意见专家被迫噤声。

  如此行事,其短期结果即令人惊愤:据审计署审计报告,铁道部至2009年底的负债总额已达1.3万亿元,每年仅还本付息,就要733亿元。此外,高铁建设中抢工问题严重,质量监控不到位,也让许多业内人士忧心。更重大的恶果就是严重腐败。高铁涉及上万亿元投入,整体运营极不透明,预算超标是普遍现象却极少得到追究。铁道部少数人掌握巨额资金,酿成重大腐败案件。此次刘案发生后未几,素有“刘志军左右手”之称的铁道部运输局长、副总工程师张曙光亦被停职审查。(浙江财新网)


3、欠缺改革动力 改革目的不明阻碍最大

  2008年,正值大部制改革,成立大交通部趋势明显。然而,最终由于铁路体制改革不完善而被分离出来,没有幷入大交通部。

  “改革远不像想像的那么简单。”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李红昌表示。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罗仁坚也表示:“如果是单独成立一个铁路公司,而将管理职能划归交通部,那这个公司实际上还是铁道部,只是多了一个婆婆。”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董焰也认为,“中央没有下定决心动铁道部,那么改革就不会有太大进展。所有的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反之无法成立。更何况铁道部是没有自发改革的动力的。” (北京《华夏时报》)

  更大的阻碍可能是改革目的的不明确。“任何一项改革,一定是为了促其发展,不会有要让其倒闭的改革。现在铁路正在高速发展中,怎样改革才能让其更快发展,这个问题才是改革突破的难关。”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罗仁坚表示。

  一位内部人士也认为,铁路作为环状企业,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慎之又慎。不仅方案很重要,要保证方案的成功推行,还必须有一系列配套的辅助机制。这其中包括铁路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铁路运价的改革、铁路内部收入和清算制度的改革等等。然而,“如果等着一个完美的方案,再照着去做,这个可能性非常渺茫。”

  罗仁坚称,“在铁路体制改革中,政企分开也好,网运分离也好,都是改革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改革铁道部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从上到下,都处在一种混沌中。这是铁路体制改革无法推进的最大原因。”(北京中国经济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