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唐骏学历门 拷问中国“文凭泡沫”社会诚信
http://www.CRNTT.com   2010-07-16 23:12:45


 
三、牵出“造假老总” 名人忙着改简历

1、高管纷改学历 唐骏学历丑闻门外有门 

  唐骏“学历门”事件让美国“西太平洋大学”一夜成名。互联网上流传着多份“西太平洋大学”校友名录,这些人士遍布中国大陆、台湾、泰国、马来西亚甚至南非,他们中不仅有政界、商界、媒体界人士,还有警察、法官等法律界人士。有网友笑称,这位博士这下把他的同学校友“都害了”。(广东《深圳特区报》

  截至目前,站出来就高管学历进行澄清的上市公司目前仅蒙牛一家。9日夜间,蒙牛乳业在港交所发布澄清公告,称其执行董事丁圣只是在南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进修,并未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专家表示,上市公司对于信息披露真实性要求严格,因此蒙牛及时修改高管学历也能避免以后虚假陈述的起诉。相较于此,上市公司盛大网络至今还未对其招股说明书中,涉及唐骏学历不实的部分内容,给出解释。(北京《经济观察报》)


2、警示成功人士 唐骏学历真伪意义深刻

  专家认为,这次舆论热炒唐骏的“学历门”事件,对所有学历造假的政商界“成功人士”都是一次警告。有分析人士指出,唐骏学历真伪的重要性,绝不仅仅是对唐骏一人而言,而是有更深刻的意义。(广东《深圳特区报》)

  北京有关学者强调,方舟子拷问唐骏学历的真假在中国很有现实意义,因为假学历不仅在商界屡见不鲜,在政界更是泛滥成灾。这些年,通过所谓“在职学习”,实则依靠权学交易、权钱交易拿到中国重点大学硕士、博士学位的官员和商人大有人在,其中不乏一些位高权重的大员,这种“在职学历”很多都是“假的真学历”。但限于这些人的权势,媒体难以深究。

  他认为,这次舆论热炒唐骏的“学历门”事件,对所有学历造假的政商界“成功人士”都是一次警告:“你可以欺瞒一时,但很难欺瞒一世。”(香港中评网)


3、假洋文凭横行 刺破中国“唯学历论”泡沫

  唐骏的“学历门”事件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果文凭“造假”与“打假”的争议还停留在唐骏个人的诚信问题本身,就大题小作了。唐骏“学历门”事件,应引发我们对中国教育与社会深层问题的思考。(美国《侨报》)

  中国大陆自从恢复高考以来,历经“唯学历论”——“唯名校论”——“唯洋文凭论”几个阶段,而对于真正具有创造性的能力,未予高度关注。这也是唐骏们利用国人崇尚“洋文凭”心理的现实动力。当下中国政府正在积极展开招募海外人才的计划,“学历门”事件则提醒中国社会反思,面对浩浩荡荡的“海归”潮和留学潮,这些踊跃归国的“海归”们的文凭究竟成色几何?学历泡沫多重? 

  不过,在中国国内,在职研究生、在职博士、远程教育、研修班等等的文凭,其间何尝没有来自“学历工场”?瞭解中国大学的人都知道,大多数“在职”学历的成色有多少?尤其是官员们手里的文凭,“注水”的成分有多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曾说:“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可谓一语道破天机:一纸文凭的附加价值太多,官场的官员添加了上升的空间,无业游民可以获取进入主流的机会,况且现在这个社会造假太容易,只要有钱或有权即可做到。 (香港中评网) 

  如此一来,经济学中的“劣币驱逐良币”定律就大行其道。子虚乌有的“洋学历”排挤按部就班获取的本土学历,泡沫丰富的高学历驱逐真材实料的低学历或无学历人士。 

  多年来,中国上下对学历顶礼膜拜,甚至到了没有勇气去怀疑的地步。学历的“皇帝的新衣”之所以“光彩亮丽”,其背后的沉屙只能是社会整体的深度纵容。如果中国的任何用人单位招聘时都不单单看学历文凭,而是更注重个人能力,相信唐骏们也不会花那个冤枉钱“买”一份纸面意义上的学历。这也提醒当局,构筑教育发展蓝图的同时,更应建立监督机制,深度挤压国内的学历泡沫,最大程度还原学历所附加的真实的个人才能,从而在选才机制上真正回归“唯能力论”。 (美国《侨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