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甚至还满足了一部分人走向精致生活的愿望。预制菜在消费端的普及,让人们“既想吃点好的,又不想做或者不会做”的愿望轻松达成。极易上手、“傻瓜式”操作,更让那些头痛“放盐少许,文火慢炖”到底何解的“小白”有了迅速变身“大厨”的成就感。有的年轻人借此拍照发圈“秀厨艺”……“这也是拓展社交圈层的一种方式。哪怕这种‘精致感’有点刻意,但不可否认,其间透露出的快乐和自在是真实的。”苟瑞雪说。
是讲究还是将就
吃预制菜的人到底是讲究,还是将就?热爱预制菜的生活,到底是精致,还是粗糙?截至目前也未有定论。
争论背后也反映了其与传统饮食文化的冲突。国人饮食追求色、香、味、形的和谐一致,更追求制作工艺过程中彰显的匠心。古人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一道道工艺精良的中式菜肴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拿文学作品举例,其间就能折射出中国人吃得能有多精细。根据学者的考究,《红楼梦》中所描写的菜肴和西点就高达186种。
现实中,一些经典名菜烹饪也繁复幷独具深意。鲁菜的招牌菜品九转大肠,其下料狠、用料全,制作时先煮、再炸、后烧,出勺入锅反复数次,直到烧煨至熟,最终呈现出来的菜品要棕红色饱满有光泽,入口爽滑软烂,酱汁浓郁。有人评价其把中国菜的酸甜苦辣咸五味全部糅合在了一起,好似五味杂陈,让人吃下一口就犹如品味人生一般。“能品出层次感,甚至有所感悟,这才是烟火人间,食之大美。”美食内容自媒体人三岗认为,这也是为什么一些美食爱好者,对某家餐馆、特定的大厨、独门秘制的菜品情有独钟;为什么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系列能够成为现象级的爆款的原因。
日前,在东方甄选直播间内,智纲智库创始人王志纲与俞敏洪、董宇辉聊天时称,“我从来不吃,预制菜是猪狗食。”此言一出立马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即便如王志纲后来解释称,自己其实乃“心直口快”,但如是表述显然不妥。毕竟预制菜能够风靡还是适应了市场需要。而选择预制菜的大部分食客,最看中的卖点也不在于其口味,而在其效率喜人、省时省力。在济南盒马鲜生超市中购买了“湖南风味小炒黄牛肉”(预制菜)的黄先生就对记者坦言,“只要口味还原到七八成,我就能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