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预制菜,锅气几何?
http://www.CRNTT.com   2022-10-20 16:07:46


 
前路在何方

  其实,预制菜自古有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火锅也是一种预制菜。南宋诗人林洪在《山家清供》里就讲到了涮兔肉片,幷名曰“拨霞供”,以对照“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的美景。而且,火锅这种预制菜也讲求礼数的,如在东北吃火锅,主人得将菜摆放规矩,前飞(禽)后走(兽),左鱼右虾,宛若“众星捧月”以示尊敬。从这个角度说,如果多作挖掘,预制菜也能和消费者一起研究如何做,怎么吃,品出一定的文化味儿。

  而文化为美食赋能,大量的相关非遗项目就是富矿。比如潍坊就以“非遗美食+预制菜”模式,已挖掘包含富郭庄芥末鸡制作技艺、临朐全羊制作技艺、隆盛糕点制作技艺等在内的预制菜美食非遗项目52项,由此还带动了高密菜刀制作技艺等10项预制菜产业链相关非遗项目发展。有了智能科技的加持,在对经典菜品的精准还原、实现技术创新与传统文化保护的平衡等方面,便有了更大的可能、更多的选项。非遗美食项目由制作技艺走向工艺,也意味着其以及相关产品完全可以打开通道,将内在的文化意蕴相勾连,推出更多有品质的地方特色系列产品,让更多历史悠久、风味独具甚至独门秘制的预制菜,成为地方新名片。

  现实中,人们对预制菜,还有诸如“菜肴名不副实”“食材不新鲜甚至腐坏”“添加剂过多”的吐槽。发展创新美食文化,核心是要保证产品的安全、营养和美味,这是预制菜文化能摆上百姓餐桌的基本条件。“常温预制菜和冷冻预制菜,在加工的过程当中,食材要经过各种高温和低温的处理,食物的口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我们一直想要做好冷鲜预制菜,这种预制菜对食材的破坏度小,保鲜度和口感还原度最好。”窦大海告诉记者,“眼下,预制菜的概念火起来了,传统的大型企业和一些中小企业扎堆下场参与。带着这样的热度,预制菜未来怎样发展,还需要冷静思考。怎样真正传承中华美食文化,得靠符合市场实际的规划和有力的政策引导。”

  在推动产业生产标准化、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同时,还可以针对目标人群进行精准的研发。“当下的预制菜产业,能否在走向大众的同时走向精细?借助AR、VR等技术,可否对产品进行历史文化溯源,介绍风味形成的机理?针对三高人群、熬夜大军,有没有更加贴心的健康菜、附加提供养生食谱贴士?”苟瑞雪说,预制菜要想在消费端稳住人气,就不能仅仅追求量产复制,可以让产品再多点人情味儿。(来源:大众日报 记者:田可新 实习生:王怡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