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使我想到另外一个问题,我们跟民进党的交流,因为各种原因,相对来说远不如跟蓝营的学者多,所以相互的瞭解就很不够,这或许正是我们在民进党研究方面理论创新相对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在新的时期,我们应该加强与民进党的接触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够通过思想碰撞,甚至争论,加深彼此的瞭解,这将有助于我们理论创新,提出对台工作的新思路。
再有就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理论创新问题。和平发展的理论,如果说从武力统一到和平统一的提出算起,实际源头是“一纲四目”,后来有“叶九条”,再后又有邓小平“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方针的提出。这实际上主要都是在讲统一以后怎么办?怎么安排?统一对台湾有什么好处?等等。而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江八点”提出开始,到进入新世纪的“胡四点”、“胡六点”,和平统一的理论有了重大创新,从“统一后怎么办”变成重点论述“如何实现统一”,如何“反独促统”。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这实际上反映了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的发展变化。早年为什么重点谈统一以后怎么安排,因为那个时候台湾一党专政,国民党说了算,只要国民党愿意统一大陆就可以跟它进行谈判,而且还是秘密的。后来台湾推行“政治革新”,实行西方式的“民主化”之后,问题来了,光跟国民党一个党打交道解决不了问题了,“国共谈判”变成了必须跟“台湾当局”打交道,而在“台湾当局”的“立法”机构中,主张“台独”的民进党不断发展壮大,及至2000年取代国民党夺取了台湾的执政权。而国民党在李登辉主导下也逐步抛弃了一中原则和立场。这样,坚持一中原则、反分裂反“台独”就成为当时最紧迫的任务。
所以,大陆涉台理论创新,跟台湾政局变化、跟“台独”势力的发展、民进党的崛起直接相关。我们原来以为统一会比较快,现在深化了这个认识,体认到统一不是那么容易达成的,于是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长期性、曲折性、复杂性有了新的认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所以才有后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样一个新思路,就是我们已经认识到统一不是那么轻而易举能够实现的,要通过漫长的争取民心的过程,没有和平发展的“过程”,就不可能有和平统一“目标”的实现。这是一个逐渐深化的阶段,所以提出了阶段性的任务。而且我觉得现在大陆对台工作越来越细化,节奏把握也越来越好。这跟我们对台湾岛内的社会脉动和政局发展的瞭解与把握,比原来要深刻得多有直接关系。回想二、三十年前,我们这些人都不能入岛,甚至连看台湾报纸都很困难,当时我主要是靠一部收音机瞭解最新台情。现在两岸交流如此频密,大陆学者除了通过各种媒体,和台湾学者同步获取岛内资讯,还可以经常深入岛内进行调研,就连国台办副主任郑立中都可以到台湾“趴趴走”,跟几十年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这个变化,也是多年来两岸同胞不断努力奋斗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