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韩国对钓鱼岛争端的认知、影响及对中国的启示
http://www.CRNTT.com   2018-12-11 11:48:58


 
  ④中国对于1895-1971年之间,中国对日、美控制钓鱼岛未进行抵抗的相关论述很少,反而日本方面对这方面的论述非常多。尤其是中国在这76年间,缺乏法律上的主张,也没有具有说服力的证据,从这个方面来讲,中国的立场并不足。

  ⑤在1895年-1971年之间,中国不仅缺乏强调钓鱼岛是中国的声明,并且1920年的感谢状、1953年人民日报的记载、以及1958年的地图等都在某些方面反映了钓鱼岛归属日本的意思。虽然中国学者在这方面都有批驳,但韩国学者认为说服力不足,对中国从法律上主张非常不利,特别是如果提交到ICJ这种国际裁判机构,具有很大的变数。

  (2)对日本主张的评价

  ①韩国学者认为,日本对于钓鱼岛固有领土和无主地的理论之间本身就存在矛盾。日本在1885年之前,对于钓鱼岛几乎没有资料记载,在固有领土这方面缺乏历史证据。 另外关于钓鱼岛属于琉球群岛一部分的主张也站不住脚。日本在历史问题上,不断地编造证据、前后矛盾等方面,在法律上违反了禁止反言的原则。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这些认识和态度,也会成为其解决钓鱼岛问题的阻碍。〔21〕

  ②关于《旧金山合约》以及美国的态度和立场上,日本在这方面也存在问题。《旧金山合约》中国并未参加。而且中国明确表示反对。所以该条约的效力大打折扣。另外美日之间的同盟关系,美国的态度和立场,对日本解决钓鱼岛问题也没有太大帮助。并且美国对中日钓鱼岛争端已经明确表示中立。〔22〕

  ③韩国学界也认为,日本重点研究1895-1971年间,中国缺少关于钓鱼岛问题声明的证据。以及研究的中国某些教科书、以及地图、人民日报等表述中出现尖阁诸岛名称的做法,在国际法上是更加有力的证据。

  总之,韩国学者,对于中日钓鱼岛归属中,在历史权利方面,基本都支持中国的。但是认为中国在钓鱼岛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弱势。在中国目前并不信任国际法庭和对相关国际法并不符合中国利益方面,韩国学者也认为,中国不会采取国际审判的形式来解决钓鱼岛问题。他们都希望中日两国能够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钓鱼岛争端。

  三、韩国的立场和态度,对钓鱼岛问题的影响

  1、韩国外交上的立场和态度对钓鱼岛问题的影响

  韩国虽然在外交和态度上保持中立,但对钓鱼岛争端进程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从积极方面,中国在历史问题层面的对日施压,得到韩国的支持。2012年中韩外长会谈-杨洁篪-金星焕会谈,在历史问题上向日本施压,对于遏制日本右翼势力震慑日本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外韩国积极推进中日韩FTA,以及推行“新北方政策”等,力促中日韩合作,在中日关于钓鱼岛问题对抗加剧时,为探讨合作创造可能性。最后,韩国针对日本教科书问题的对抗和谴责,在一定程度上也形成“中韩联手对日”的局面,有利于中国处理钓鱼岛争端。

  其次,韩国政府的一些举措也会加剧钓鱼岛危机局势。例如李明博政府时期,韩国实施了强化韩美日军事交流的政策,正值中日两国因钓鱼岛问题紧张对峙之时,这一举措,对中国具有施压的影响。对中国设立CADIZ(东海防空识别区),韩国政府和东南亚国家一直反对,给中国外交带来不利影响。

  韩日直接存在的历史、领土问题,与中日直接存在的领土和历史问题具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的关联性。所以韩国在这一问题上的一些对日政策,在某种程度上会对中国有折射作用。但是同时韩美日之间的特殊关系,尤其是军事合作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给中国带来压力。在中国钓鱼岛问题上,韩国处于非常微妙的地位,一方面韩日独(竹)岛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另一方面,中韩苏岩礁问题及东海黄海划界问题也存在争议,所以韩国政府对钓鱼岛问题的认知和立场,不仅会影响中日关系,对中韩之间的关系甚至东北亚地区和平产生一定的影响。

  2、韩国学者的观点对中国解决钓鱼岛问题的影响

  虽然从事实观点评价来讲,韩国学者在历史权利问题上支持中国的立场。但是大多数韩国学者认为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尤其是从国际法方面来讲,处于弱势。对中国的钓鱼岛政策评价也持保留态度。

  从韩国学者的评价和文献中,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自身的不足,韩国学者大都日文比较好,韩国参阅日本资料也比较方便。其论文中很多观点和证据值得我们去参考,他们提出的批评建议点,我们也可以参考。

  另外,在韩国现保存的很多历史文献中,有不少关于钓鱼岛的地图,以及书籍,也值得中国学者去参阅。

  韩国学者也并非都支持中国,很多学者对中国钓鱼岛政策负面批评也较多。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以及中国的崛起也比较忧虑。目前关于钓鱼岛相关的资料,韩文翻译资料太少,韩国学者所参考的很多也是转引。所以会有很多片面的观点,需要我们去甄别,也需要我们对钓鱼岛问题的研究做更多的外文阐述。

  韩国学者中,大都将钓鱼岛争端与独(竹)岛问题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我们研究钓鱼岛问题提供了一个方向。因为其具有相似性和连带性。中国也有必要参考韩国独(竹)岛的相关措施,从中找出中韩能够在独(竹)岛和钓鱼岛共同合作的方向,争取韩国在钓鱼岛问题上支持中国。

  四、从韩国对钓鱼岛问题的认知,力争韩国对钓鱼岛问题的支持 

  从韩国政府和学界对钓鱼岛的立场和态度来看,韩国在钓鱼岛问题保持着高度关注。政府和学界对于这一问题在公开场合的表述也都特别谨慎,也说明了钓鱼岛问题与韩国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韩国在钓鱼岛的归属问题上,基本保持中立态度,学界虽然在历史权利方面支持中国,但仍认为钓鱼岛问题是个悬案,没有很明显的偏向中国的倾向。但是韩国对钓鱼岛的立场对东亚局势具有重大的影响。在中韩因为萨德矛盾激化情况下,甚至出现过韩日共同在钓鱼岛问题上合作的言论。〔23〕所以我们可以在文在寅上台后推行的平衡外交政策和“新北方政策”,中韩关系修复的条件下,尽量通过钓鱼岛与独(竹)岛问题的相似性和关联性,争取同韩国能够在钓鱼岛问题上进行合作。即使合作不成,也希望能够让韩国继续保持中立立场,以更好地维护中国在钓鱼岛的合法权益。

  1、从钓鱼岛问题与独(竹)岛问题的相似性和连带性上

  因钓鱼岛问题和独(竹)岛问题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和连带性,所以可以考虑从具有的相似问题方面入手,争取中韩在这些方面的合作。

  (1)从先占原则上

  先占原则是传统国际法上所承认的关于领土取得的方式之一。1906年奥本海(L. Oppenheim)和1928年休伯尔(Max Huber)阐述的国际法“先占”原则来看,占领一块无主土地必须合乎下列五项步骤:⑴领有的企图、⑵无主地的确认、⑶占领的宣告、⑷占领的行动、⑸时效管辖,才能成立。〔24〕而18世纪以前,15至16世纪,在国际法上是“发现即领有”的时代。〔25〕国际法中,先占的对象必须是无主地;先占行为和结果必须公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